淡水鱼怎么搭配养殖好 淡水鱼怎么搭配养殖的
时间:2023-09-14 02:42:04 作者:黄文豪 淡水鱼怎么养?
一般立秋后鱼塘的水温不再上升,到处暑时,水温开始下降,鱼类吃食又逐渐旺盛,这是一年之中鱼类第二个黄金生长时期的开始,该期将一直延续到10月的上、中旬。因此,抓紧抓好九、十月份鱼塘的饲养管理工作便是年内夺取高产、高效的最后一个机遇。这段时间的鱼该怎么养呢?
1、强化投饲,促鱼长膘
有经验的渔农说:“养鱼如养猪。”的确,鱼的生长也有阶段性,通常3~7月份以长骨架为主,8~10月份以长膘为主。根据这一规律,该阶段投饲要以质量较好的颗粒料为主,重点放在吃食鱼的催膘育肥上,同时要注意精粗饲料的合理搭配,既保证营养的充分全面,又要兼顾产品上市在即必须考虑耐运输问题。混养了鲢鳙的鱼塘可适量施肥,方法是少量多次,并以无机肥为主。当然投饲量和施肥量必须根据鱼的吃食活动情况、水质肥度、天气变化等灵活掌握,一般以喂到七、八成饱、水的透明度在25厘米左右为好,切忌喂得过饱,毕竟9月份是鱼病高发期,饱食易引发鱼病、出现泛池等意外。
2、调节水质改善环境
2.1定期加注新水。该阶段池水温度仍然较高,鱼的摄食量大,排泄物也多,应每隔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的加水量一般使水位提高0.2~0.3m就行。同时尽量保持最高水位,使之具有较大的鱼类活动空间,这样利于长膘增产。水源比较紧张的地方,可先排出一部分鱼池老水,随后再加入新水,其效果也比较好。
2.2泼洒生石灰水。每半个月一次,每亩水面用好的生石灰(块状)10千克~15千克,兑水化成浆后趁热全池遍洒,食场(食台)和深水处多泼一些。生石灰不仅有消毒杀菌、防病治病的作用,同时还有中和水体中的有机酸、调节酸碱度、释放池底被淤泥吸附的氮、磷迹激、钾等营养素,提高池水肥度,增加鲢鳙鱼的饵料生物和水中溶氧等好处。但需注意若池水的氨氮含量过高则不宜施用生石灰。
2.3适当延长增氧机的开机时间。进入9月份以后,鱼池的载鱼量已明显加大,水中溶氧便成了制约饲料利用与鱼体生长的关键,因此凡安装了增氧机的鱼池每天可延长1~2小时的开机时间。尽管增氧机的实际增氧能力是有限的,但同时搅动了池水,打破了温跃层,有利于改善水域环境。
2.4施用水质改良剂。光合菌制剂、益生菌制剂等水质、底质改良剂对调节水质、改善水域环境有一定作用,可适当使用。
3、适时轮捕,加强管理
立秋后特别是处暑以后,有些鱼已达到上市商品规格,若继续喂养,不仅吃食多、长得慢,而且占据了一定的水体空间,增大了浮头、泛池的危险隐患,为此应及时起捕上市,同时,这样做还能加速未达规格的留塘鱼的生长。
经过大半年的喂养,池底积累了较多的粪便残饵,它们的发酵糜烂,往往会产生多种对鱼类有毒有害的物质;此外,如遇天气突变,会导致表层水与底层水的对流,其结果常常出现泛池死鱼现象。因此,加强养鱼人的责任心、加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带州滑。我们建议养殖户在这两个月内必须坚持有专人巡塘值班,重点做好防浮头泛池、防洪涝灾害、防鱼病暴发、防特发事故,保卫好自己快到手的养殖成果。
4、鱼病防治
农历白露前后是养殖鱼类暴发疾病的第二个高蠢腊峰期,因为这时的水温和水域环境条件非常适合多种寄生虫和病原菌的大量繁殖。9、10月份常出现的主要疾病有指环虫、三代虫、车轮虫和小瓜虫等寄生虫病以及由细菌引起的烂腮、肠炎等细菌病,通常的做法是先杀虫、再杀菌普遍预防1~2次,具体的用药方案可在当地鱼病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下面介绍几个防治烂腮与肠炎并发病的有效方法供参考:1)每100千克吃食鱼每天用1~2克土霉素拌饲投喂,连喂3~6天;2)每100千克吃食鱼每天用大蒜头500克捣烂或大蒜素2克,外加食盐200克拌饲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3天;3)每100克吃食鱼每天用韭菜500克切细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喂3~5天;4)每亩水面用菜油500克、生姜250克,先将菜油入锅烧熟,再把切成碎末的生姜倒入油锅内煎熬20分钟,然后装进桶中加适量水,搅拌混合后立即全池泼洒,食场处要多泼一些,每日用药1次,连用2~3天,注意应在晴天的中午前后进行。
EM微生物益生菌在水产上的主要作用为:
1.减少病原微生物和不良藻类;明显增强养殖对象的免疫力和抗病性,提高成活率。
2.浮游动物、有益藻类增多,特别是红虫明显增多。
3.稳定和改善水质,水体清爽,不臭不腐,无硫化氢、氨气等异味,能见度在25-50厘米的时间长且稳定,换水时间延长2倍。
4.鱼虾粪、下脚料等不会变成淤泥而呈散沙状。
5.促进生长,增重率明显提高。
河南神众公司生产专用的水产微生物菌种-EM益生菌,免费技术指导。
所有水产养殖品种均适用,如鱼、鳗、鳖、蟹、蛙、虾、鳝、螺、蚌、泥鳅等。
所含微生物有:双岐菌、芽孢菌、光合菌、乳酸菌、放线菌、醋酸菌等有益菌。
淡水鱼适合和什么混养
1、鱼类种类及适合混养的种类淡水鱼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混养需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容性和食性。一般来说,鱼类可以按照口型、食性、性格等方面进行分组,相同的分组可以在同一个水族箱内进行混养。例如鲈形目鱼类和石首鱼属的混养,大型肉食性淡水鱼和韭菜鱼等小型清道夫类淡水鱼的混养等都是比较稳定的。而不同分组的混养则需要注意各种鱼类之间的相容性,以及是否有攻击性、掠食性锋让衫等不同的食性。
2、水族箱大小及混养规则淡水鱼混养需要一个合适的水族箱容量,一般来说,同种类淡水鱼可以更加紧密地混养,而不同种银腔淡水鱼则需要更大的水族箱容量。水族箱容量不足会导致混养鱼类之间的厮杀和矛盾,影响它们的健康和生存。混养的规则还要注意不同种类淡水鱼之间的相互影响,比如鱼类之间的竞争性、攻击性、领地意识等行为特点都需考虑。
3、水族箱环境及混养淡水鱼的混养还需要考虑水族箱内的环境。不同淡水鱼栖息的环境、pH值、水温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混养鱼类时需保证水土环境的协调一致,为鱼类提供一个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例如,同一个水族箱中不能混养喜欢强酸性环境的鱼类和喜欢中性或弱碱性环境的鱼类,否则可能导致其中一方或双方的生长受到影响或生命受到威胁。
4、混养方法及注意事项混养时需要注意的关键是方法的合理使用。基本滑搜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混合新、老鱼,搭配差异化(体型、颜色、个性,鱼类源自不同国家等),避免过度混养,尽可能保证水质等。尽管鱼类混养很好,但您必须定期检查水质,放置过滤器,更换水,使鱼类保持舒适的生活环境。
淡水鱼的最佳养殖方法
淡水鱼的最佳养殖方法如下:
1、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到0.75公斤,如放养0.5到0.75公斤的可长到1.0到1.5公斤。鲢鳙鱼蔽搏颂一般放一龄鱼种,12到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到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到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宏郑可达规格0.5公斤,团头鲂150到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2、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
3、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根据情况,10到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4、做银粗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