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养殖技术 麝香的养殖视频_种植养殖_茶知识

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麝香养殖技术 麝香的养殖视频

时间:2023-09-11 19:16:32 作者:赖宁

麝养殖技术

麝是野生动物,过去麝香的来源全靠「猎麝取香」,由于捕杀过多,麝的数量大减,濒临绝种边缘,为了有计划地发展麝香生产,除积极保护野生资源外,变野麝为家养成了一项重要课题。自1958年以来许多产区先后开展了养麝试验,探索了一些方法。现将野麝家养技术简介于下。
一、麝生活习性
中国训养的麝梁宴主要是林麝(Moschu***erezovskiiFlerov)为中国西南针叶林内一典型林栖动物,在阔叶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也可看到它的踪迹。体小而灵活,能上树,为一种避敌适应,也与它喜爱食松萝的习性有关。佛晓和傍晚时活动频繁,独居生活,成兽循熟途活动)半成兽满山乱窜。性怯懦,听觉、嗅觉都很敏锐,遇有异样声响即迅速逃遁。公麝有在矮树桩上摩擦臀尾的习惯,而留下蜡状分泌物。食物以松萝为主,也吃嫩枝叶等。幼麝年余即***,公麝间有争偶现象。交配期在每年十月到次年二月份,怀孕期六个月,春末夏初产仔,每胎产1~3仔。初生仔麝身上具斑点,约两月后消失。公麝约一年后有香,但此时质不佳,量也少。
林麝的分布从现有资料看来,分布限于中国境内,文献记载有四川、甘肃、陕西、湖北、贵州等地。在四川与马麝交错分布,本种在交错区内约在2400~3800m或2400m以下的地方栖居,为该地带的优势种。
二、麝捕捉
四川省的猎人利用麝的生活习性,主要采用猎狗追逐和架设绳套的捕捉方法。
1、猎狗追逐捕捉:猎人发现麝的新鲜粪便,足迹或在矮树桩上遗下的蜡状分泌物时,将猎狗放出,猎人随后追逐,使麝被迫上树。由于麝极度怕狗而不注意人,即用竹竿或林枝将大小固定的绳套(不用活套)套到麝的颈上,然后将麝拉下树干即刻抱捉。此法对麝的机体损伤轻,麝的存活率高。根据群众经验,为缩短捕捉时间,捕捉时可先放次等猎犬,待其发现麝而发出叫声后,再放出养精蓄锐的上等猎犬来迫使林麝迅速上树,立即用绳套将麝从树上拉下,放人背篓中,置林荫处休息,让人与麝隔离,待其安静后,再送往临时设立的基点。
2、架设绳套捕捉:利用麝循熟途活动的习性,和根据麝足迹,留痕的新旧,判定麝和行径,然后用特制的、紧密的60~100cm长的麻绳做一活套,架设在麝觅食和饮水常经过的地方。先在地上挖一小块陷阱,设有开关,把树枝压下后将活套的另一端捆于树枝上,再用土和苔薛等覆盖活套及陷阱上的开关。麝途经陷阱时,触动活套上的开关,便能把麝撑吊套住。此法不易控制时间,即使发现早,也易由于撑竿弹力强而使麝受伤,大多死亡。
经枣渣搜过观察发现,林麝从被捕到圈养初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麝有胆怯的特性,受到持续的、强烈的惊恐***和强烈运动后,引起内脏机能紊乱或障碍,如呼吸、心跳加速(呼吸可超过正常值30次/分的5~6倍,有的经2~3天仍不能恢复),精神沉郁,减食或拒食,反刍停止,从而诱发疾病以至死亡。死后尸体解剖后一般为肺脏充血或郁血,心脏出现代偿性肥大,心内膜或心脏冠状动脉呈现条状的出血痕迹。因此,在捕捉、运输过程中,要注意减少惊恐***,以降低林麝死亡率。
基点应设临时圈舍(能利用房屋更好),隔成单圈,使林麝入圈后不再受新的***,安静休息4~6天,恢复正常采食和反刍后再运走。运输时力求时间短,可逐个用木框装运,适当掩蔽,少见阳光和少受外界因素干扰,途中除管理人员给饲料和饮水外,避免其他人接近和参观。
三、圈舍的设计
圈舍建筑要适合麝的生活特性,并以经济与适用为原则。地势要比较高,干燥,排水比较良好,邻近要有一定的清洁水源,饲料生产和供应比较方便。选地建圈时还应考虑少量试验与大规模发展的布局,近期头数和长远规划相结合。若需大规模建场饲养,还要注意不占用良田和选择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
圈舍的形式不拘,为照顾麝喜独居和夜间活动的习性,面积宜宽大。据我们的体会,饲养初期的野麝平均每头占房面积2~3m2,露天活动场面积5~8m2。在有一定的驯化基础时,平均每头占房1~2m2,活动场面积4~6m2。随着家养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圈舍利用率和容量可相应增加。
圈舍围墙离地面高度,野麝圈墙高约4m,而家养驯化后的麝圈墙高约3.5m。若围墙加盖伸出墙壁30~40cm,则可稍低。墙壁上或附近不能有麝起跳的梯蹬。墙脚应有适当的排水凳历孔,墙外开排水沟,以使活动场不积水。围墙的建筑材料可因地制宜,用土、木板、砖石或其它材料均可,以坚固耐用、经济节约为原则。
房舍可修在活动场中间或一侧,供麝避雨雪、阳光曝晒及母麝产仔用。房檐高与围墙高度相同,房舍内分隔成数个小间(小圈),每小圈设窗和互通的小门。隔离的高度需2.5m。在活动场上离围墙一定的距离需植树和设置60~100cm高的木架之类的附属物,以遮阴和供麝活动用。饲养人员宿舍和饲料加工贮放所必须的房舍须建在紧靠麝圈的地方。
四、麝饲养
麝由野生到家养,饲养条件和饲料品种等变化很大,据我们观察,麝的饲料品种很多,麝对饲料的适应性也较强。利用农副产品的潜力较大,这就给在不同地区开展野麝家养提供了物质条件。
1、饲料的品种与贮存:为使饲料能终年衔接,要求采摘野生饲料的同时还应种植一些家种饲料,建立一定的饲料基地。主要家种饲料品种有四季豆、荞子、莴苣菜、眉豆、绿豆、黄豆、钾豆、南瓜、红苕、胡萝卜等。
麝所采食的大部份青饲料一般是鲜喂,但为了在缺乏青料的季节饲喂,也需干贮部分青料。叶类饲料在晴天采回随即晒乾,放于干燥处保管;豆料要在盛花期采收全株,放在通风的地方或捆把搭在架上阴乾,不宜曝晒;块根类的红茗、胡萝卜等可窖贮或切成片干燥(晒干或烘干),有的山区还有一种野生灌木果实——红籽,产量大,也是麝喜欢的饲料,在冬初果红时采摘,因量大,应尽快干燥,四季均可饲喂。饲料若干贮不当,被虫鼠咬坏或受潮霉烂则定会降低饲料质量或不能饲用。
2、饲料的配制:麝的口粮组合要着重注意青、粗以及精料的多品种,这样既营养全面,又增进麝的适口性。麝是反刍动物,按其消化生理特点,应经常保持和加强瘤贯内微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故在日粮的搭配上要着重注意饲喂青、粗饲料,并需要较大量含纤维素的饲料。在日粮中如没有或缺乏纤维性饲料,其他营养尽管充足,仍不适应麝的反刍消化和影响营养的吸收。当然,其他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缺乏,也易患相应疾病。随着季节、饲料来源的恶化及麝在不同生理时期的需要,应适当地调整日粮。在青饲料较缺乏的冬季,可以加喂适量的多汁饲料如胡萝卜、红茗等。在日粮中还补加有少量的精料如黄豆、玉米等。部分饲料在饲喂前要加工处理,使麝易于吞食及消化,如多汁块根要洗净切碎,籽实精料可培碎生食或蒸煮后熟喂,据观察,吃惯熟料的麝吃生料,须经过几天才能适应,而吃惯生料的麝吃熟料,食欲有所增加,但生食可节省燃料等能源。

人工养麝香怎么养,麝是食草动物还是食肉动物

1、选地:为了给麝群提供安静的生活环境,需选择在人迹稀少、海拔较高的地方建造养殖场,并根据养殖规模来确定养殖面积。2、备食:在青草较多的山坡地上建造养殖舍,这样方便为麝群提供天然食物,入冬前要准备足够的块茎蔬菜和树叶。3、饲喂:每天至少饲喂3次,即早、中、晚各投喂1次,投喂青草时要拌入玉米粉等精饲料。4、防病:禁止投喂发霉的饲料,做好肠炎、感冒等疾病的预防工作,制定合理的巡查计划。

一、人工养麝香怎么养

温馨提示:麝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

1、选地

(1)养殖场需建立在人迹罕至、海拔较高的地方,以便为麝群提供安静的生活环境。

(2)养殖面积可根据养殖规模来确定,养殖场四猛槐周需要有充足的水源,使用未经污仿知岩染的山泉水更为适宜。

2、备食

(1)在山坡地上(需长有丰富的青草)建造养殖舍,以便于为麝群提供天然食物。

(2)养殖期间,应根据麝群的食性投喂饲料。进入冬季前,需准备足够的块茎蔬菜(比如萝卜、南瓜)、树叶。

3、饲喂

(1)定时、定量投喂,每天可在早、中备御、晚各投喂1次。如果要投喂青草,应混拌玉米粉等精饲料。

(2)为麝群提供干净、充足的饮用水,饮水时间、饮水量、水质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到麝群的生长。

4、防病

(1)预防肠炎、感冒等疾病,禁止投喂霉变饲料,不可连续投喂单一饲料,尤其是玉米,以防麝群出现腹泻。

(2)观察麝群的进食、活动、生长情况,制定合理的巡查计划。

(3)工作人员应对自身进行消毒才能进入养殖舍,防止传播病菌。

二、麝是食草动物还是食肉动物

1、麝是一种食草动物,它们主要以菊科和蔷薇科植物的嫩枝叶、地衣、苔藓等物质为食,尤其喜食松树、杉树上的松萝。

2、麝主要分布于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贵州等地方,生活地点大多位于海拔超过2000-4000米的高山草原或密林中。

3、麝行动敏捷,喜欢攀登悬崖,常在高处居住以躲避敌害。麝喜欢跳跃,平地起跳后高度可达到2米。雄麝具有较发达的尾腺,它们会在树桩、岩石上涂抹分泌物,以此来标记领域。

麝的饲养管理要点,麝香怎么饲养

(1)公麝的饲养管理。公麝在配种期应有很好的体况和旺盛的性欲,配种前一个月和配种期要增加有十富蛋白质的精饲料,应多喂一些鲜草和多汁饲料。配种结束后,公麝圆体力消耗赦大,变瘦,为了使其很快恢复体况,不应急于变更饲料,待体况恢复后再转入正常期的饲养。

性成熟的公麝每年夏季香囊红肿,食欲减退,甚至拒食,在此期如并发其他疾病,易出现死亡,所以,夏季到来之前要喂一些精饲料,并增喂些新鲜草料,使公麝长得膘肥体壮,增强对麝香腺反应的抵抗力。麝香腺反应后公麝体质有些变弱,仍需增喂精料和适口性强的新鲜多汁饲料,以利唯银于迅速恢复体质。

麝要有较大的运动场,保证配种公麝有充分的运动,可把公麝的獠牙剪掉、磨钝,防止咬伤、咬死事故的发生。如为小群圈养,应把年龄、体质大小差不多的麝养在一起,由于力量均衡,能减少咬架和伤亡。个别咬架的公麝应单独饲养管理。

(2)母麝的饲养管理。在哺乳期、配种期要保持良好体况,注意饲料营养成分的多样化,逐渐增加饲料量。据观察,母麝在哺乳期的采食量要比平时增加30%-50%,哺乳期每天中午应加喂一次精料,每天可喂黄豆150克,此外还必须喂给充足的青绿多汁饲料,以保证正常泌乳,断乳后不要急于变更饲料种类,注意母麝恢复体况。

母麝受孕要保持环境安静,及时拨出公麝,以防惊恐和公麝追逐母麝造成流产,在怀孕期要增加椿料,适量拌入骨粉和贝壳粉。产前一个月保证母麝有充足的运动,并适当减少精料,以防止过肥、难产。

(3)幼麝的饲养管理。幼麝出生后一周内最易死亡,要加强护理,注意看管,防止被母麝压死、踩死或因乳汁不足饿死。如母麝乳汁不足或母麝拒绝哺乳,可找产仔时间相近,产单胎的母麝代乳。有的母麝代乳时能认出是否是自己仔麝,可将仔麝身上抹上母麝粪便,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仔麝出生后半个月就开始采食饲料,根据仔麝的消化特点,要给以幼嫩的青绿饲料。喂精料时必须泡软或煮软以利消化。哺乳期为3个月左右,断乳时先将母麝拨出和仔麝隔离,麝断乳后就不应使其再看到母麝。断乳初期由于依恋母乳有时在圈内急剧奔跑,如不注意看管有可能造成伤亡。对断乳后的幼麝必须喂给营养丰富、鲜嫩多汁、适口性强的饲料。饲料中要经常拌给骨粉和贝壳粉。

阴雨天幼麝要关进圈舍内,防iF受到雨淋和饮到不清洁的雨水而发生疾病。冬季应加强管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麝的调教。用食物引诱,用手抚摸,经常用声响刺激等可使麝能让人接近。第一步就是争取麝不怕人,能适应新的复杂环境.进一步使其养成群集性。

具体调教方法:将1个月龄左右的幼麝断乳分圈,进行人工哺乳,使被调教的麝经常和人一起活动。给料定时定量,经常用食物引诱或抚摸,使其不怕人。经过一段时间后可给麝带上笼头,牵出野外,呼名减号,用各种音响和异物声响,使其逐步由胆小变胆大,由怕人变不怕人。采用强制方法与人一起行走,经过一个阶段后便可把麝放到场外自由活动,一般均能自动回圈。

断乳仔麝不按公母分群喂养,饲喂定时、定量、定地点、饲料集中投放、能培养麝养成群集性。断乳后驯化程度相似的幼麝要逐步关到一个较大的圈中喂饲。凡是能让人接近抚摸,能从手中取食说明其已达到一定的驯化程度。麝能在一饲槽中同时采食,在一个圈内一起休息睡觉或者互相舔毛等说明有了合群的表现。此外,要注意使其养成习惯送料车的声响,使其听到车声就能前来采食,用这种声响做为饲喂信号,也有助于麝的驯化。

(5)搞好清洁卫生。麝的生活较有规律,早晨及黄昏活动,白天休息,爱清洁,每次大小便以后则用前肢刨十掩盖。人工饲养,要经常打扫圈舍清洁卫生,每半月用石灰水粉刷一次圈舍,食槽要每天清理一次,并用开水冲洗消毒,以防疾病发生毁亏。夏天要指余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如打开门窗,必要时可在舍内喷洒清水。严冬季节则要注意防寒保温,关好门窗,给畜床增加铺草。

上一篇:放生人工养殖的泥鳅能吃吗 放生人工养殖的泥鳅可以吃吗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麝香养殖技术 麝香的养殖视频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58871.html

使劲推荐

养殖周期短投资小回报高 养殖什么周期短投资小
养殖周期短投资小回报高 养殖什么周期短投资小

小型养殖什么最赚钱小型养殖什么最赚钱风险小小型养殖什么最赚钱,养殖业什么鸡最赚钱。...

红掌适合室内养殖吗 红掌室内怎么养殖方法视频
红掌适合室内养殖吗 红掌室内怎么养殖方法视频

红掌花怎么养家庭养法花烛又叫红掌,叶子优美青翠,花形奇特,花色美艳,开花时间长,摆放在室内...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精选种植养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