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水池养殖方法 屋顶水池养殖什么好
时间:2023-09-11 18:06:01 作者:天堂的孩子 屋顶养殖致富之路养殖什么好
可以尝试养殖泥鳅
一、鳅池建造
建造鳅池的房顶,是加强型钢筋混凝楼板,顶部做防渗水处理。池壁为“外二四墙,内十二墙”,高度0.7米~1.0米。施工采用沙浆比例在1∶2.5以上,每4砖~6砖厚加8毫米铁丝为筋骨。在房顶四角设2道~3道竖向铁丝,与横向铁丝成经纬分布。鳅池视房顶面积大小而定,四角作抹弧处理,预留排水通道和防护遮荫物支撑杆插孔。鳅池与楼房建筑基础相一致,以免造成错位而降低安全使用系数。
鳅池配套设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进排水系统。因未经曝晒的地下井水和自来水不宜直接利用,故应在正房鳅池旁设立有落差、高1.5米~2米的或大型铁箱,使水源混合缓冲后自行流入鳅池。正房池为苗种池和一级养成池,偏房池为二级养成池。由于正房高于偏房,一级池通过落差自流至二级池,经多次利用后排入猪圈或房外水渠。二是防护网。在高于40厘米~50厘米处设立防护网,以免阳光直射和鼠鸟侵害。三是简易败旦温棚。根据泥鳅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的特性,在低温季节,搭建易拆卸或翻卷式的简易温棚,使棚内温度保持在20℃以上,以确保泥鳅的正常生长,缩短其答枯乎上市周期。
二、放苗养成
1.苗种来源
苗种来源有两种渠道:一种是采集野生自然苗。在泥鳅喜栖息底泥较深、丰富的野塘、沟渠等浅型水域,选择傍晚用放进炒熟的豆饼、动物内脏等作为诱饵的竹笼来捕获野生苗。对捕获的野生苗,应经过筛选去弱留壮而用。二是半人工育苗。在繁殖季节,从捕获到的野生亲鱼中,按雌雄1∶2~3的比例,选择体形端正、色泽正常、无病无伤、满2龄、体重30克以上的个体,暂养数日,置入产卵池待其自然产卵。产卵池要先消毒,后铺15厘米~20厘米肥泥,使用有机肥肥水,水温控制在18℃以上。对获得的卵巢,用柳根、棕丝、聚乙烯纤维丝等扎束消毒后,均匀吊挂在池水中。产卵后,将卵巢移入孵化池进行孵化,分期分批获得幼苗。孵化过程要保持静水或微充气。鱼苗脱膜后迅速移走卵巢,开始投饵培育,适口的饵料有蛋黄、鱼粉、小型水藻、轮虫、粉、豆浆等。幼苗长至1厘米时进行分池,达3厘米时投入大池进行养成。
2.苗种投放
放苗时间视苗种获得来源而定。野生苗为4月下旬~5月中旬,半人工苗提前15日~30日。放苗密度为体长1厘米以内的2000尾/平方米~4000尾/平方米;3厘米以内的300尾/平方米~500尾/平方米;3厘米以上的50尾/平方米~85尾/平方米。放苗前旧池用消毒剂消毒,新池先浸泡后消毒。池底均铺20厘米~40厘米肥泥或细沙,注水30厘米~50厘米,施足基肥以繁殖基础生物饵料。池水透明度保持在15厘米~25厘米之间。此时,将鳅苗分筛消毒,按照不同规格放苗要求入池养成。
3.喂养管理清悉
泥鳅食性杂,对食物无严格要求。养殖前期以培肥水质、繁殖饵料为主,辅以适量蛋黄、、蚕蛹、豆浆等。不同饵料视鳅苗开口程度略为加工,日投喂量掌握在鱼体重量的2%~5%之间。养殖中后期,主要投喂、鱼粉、畜禽下脚料、、豆渣等人工饵料。此间因水温升高,泥鳅进入生长盛期,日投喂量需增加到鱼体重量的5%~10%。因鳅池建筑在房顶,上面临空、下为房屋,故池水温差变化较大,忽冷忽热易造成管理失控,使泥鳅生长失衡。因此,在养殖初期和越冬管理时,辅以简易温棚,寒流降温时,采用土暖气或煤炉人工控温。养殖中期处于盛暑季节,要搭棚遮荫,增加换水频率,保持水温相对稳定。要注意防蛇、防鼠、防鸟,以免造成危害。
4.病害防治
常见病有赤鳍病、、气泡病和寄生虫病等,其病因和治疗方法为:赤鳍病多由鱼体受伤和水体恶化、感染病菌所致,对危害较大、发病率较高。用10ppm浸泡24小时或用1ppm有效氯泼洒病鱼,重者加用1%~2%抗生素药饵,疗效颇佳。
水霉病
由于水温偏低、鱼体受伤所致。用食盐水浸泡病鱼5分钟~10分钟即可。气泡病由池水气体过多引起,注意适量投饵,防止水质恶化或过肥即能治愈。寄生虫病,用比例为5∶2的硫酸铜与合剂0.7ppm泼洒全池便可。
楼顶水池如何养鱼?
在水底铺一层干净的泥土,然后再加一层粗沙(一定要粗的).之后为了美观和不起泥,再加一层没有经过兆毁漂白的圆滑的石头子儿.也可以种一些水生植物.比如金鱼藻,金钱草,睡莲,不要太多.这样族含备一来,水就有了自洁能力了.
养锦鲤不用每次都加盐啊,又不是海水鱼.另外你换水不对.最多最多每次3分之1了.锦鲤虽然皮实,但是对水温的变化很敏感,一次换了太多的水,水温温差大,极其容易生病.
你现在的情况,清一次池子.不要怕麻烦,做好消毒,先养好水,再养鱼.放新鱼之前让鱼在盆里有一个简单而必要的消毒过程,以免破坏水体.
还有一种情况会出现你说的问题,就是你喂的太多,鱼吃不完就会水体恶化.
俗话说“撑不死的猪,饿不死的鱼”老羡,,就不要总是喂食就可以了。
屋顶新修水泥池养锦鲤!需要注意些什么?
(1)水泥池的选择与消毒
水泥池应建在水源丰富、排水方便、阳光充足、空气通畅、没有气味或空气污染、交通方便的地方。新建水泥池要先脱碱,用0.25%磷酸溶液灌满水泥池,浸泡1~2天后,用清水反复洗刷池壁,冲洗干净后再用老水泡10天以上。待池壁微现青苔,放几尾鱼试水,确认安全时再放鱼。
(2)苗种培育
鱼苗也叫“水花”,是指从鱼卵孵化出苗后,3~5天拿缓能看出鱼色的仔鱼。鱼苗经半个月的培育,全长达2~3厘米时,称为“乌仔”。再培育到3.1~5厘米时,称为“夏花”或“寸片”。从寸片到养至成鱼之前,统称为鱼种。鱼苗、鱼种的培育称为苗种培育。
①饵料投喂:刚孵出的仔鱼经3~4天,卵黄囊被吸收完,鱼苗最理想的开口饵料为“洄水”,应根据其食欲情况酌量投给洄水。若洄水不足可投喂鸡蛋黄,投喂方法御掘同金鱼。经过7~10天的喂养,鱼苗逐渐长大,食量随着增加,便可改喂体积稍大的小型鱼虫或人工颗粒饵料,可以单一投放,也可以交替投放。应注意投饵的次数和数量,一般可在上午8时、下午4时各喂一次,投饵数量一般以无残饵和不败坏水质为原则。
②苗种挑选:鱼苗的培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择优汰劣的过程,苗种择优一般在仔鱼孵出后的3个月内进行3~4
次。第1次挑选在仔鱼孵出后的20~30天内进行,鱼苗体长达到3厘米左右。主要是选留体质健壮,游动活泼,脊柱笔直,各鳍无畸形或缺陷,品种特征明显的个体。第2次挑选在第1次挑选后20天左右开始,选择标准为各鳍形状是否优美,尤其胸鳍,头形是否对称,眼、吻、触须是否变形,色彩是否鲜艳浓厚,图案斑纹是否清晰,日种特征是否明显等。第3次挑选与第2次挑选间隔20天左右。选择标准:鱼鳍在小比例要适宜;色彩鲜明,白底要雪白,不能有污点,红斑要求边缘清晰,黑斑要求浓淡均匀,斑纹左右平衡,若在吻部及尾柄部有白色部分要清晰,品种特征明显等。镇敏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