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无藻养殖白对虾怎么养 室内无藻养殖白对虾能活吗
时间:2023-09-11 17:43:13 作者:阿拉蕾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关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优质苗种、壮苗,保苗、营盯肢养、溶氧、消毒、管控等。
一、优质苗种
市场上很多时候,对虾养得不好,许多养殖户第一时间都会怪这个苗种不好,可见苗种对成功养殖的重要性,所以可以选择优质苗种来养殖。
二、壮苗,保苗
选择了优质的苗种,合理的放养密度,下面就要保好苗,有苗才拿塌有养下消则圆去的意义,有苗中后期水体才好管控,有苗才有产量。
三、营养
养殖过程种,大家都更多的关注虾生长所需的营养,往往忽略了水体藻类、微生物等生长所需营养的补充,以及塘底过剩营养的分解利用。
四、溶氧
溶氧是成功养殖的关键,但实际我们更多关注水体溶氧,忽略了虾对溶氧的携带能力,虾对溶氧的携带能力也是水质、底质好坏的直接表现。
五、消毒
消毒就是对有害菌浓度的控制,并不能杀死所有有害菌,在有利的条件下,有害菌又会很快繁殖反扑,所以消毒要掌握好时机,以及追求有效消毒,消毒后的正确操作非常重要!
六、管控
在养殖做水过程中,我们经常讲做到藻相、菌相平衡。
在家庭中能养虾吗,如果能养,请告诉我怎么养
在家庭中养虾是可行的,但需要准备好适合的设备和方法。以下是养虾的一些基本步骤:
1.选择适合的虾种:选择适合家庭养殖的虾种,如白对虾、基围虾、梭子蟹等。
2.准备养虾设施:需要准备养虾池、水质处理设备、恒温器、照明设备等。
3.调整水质:水质对虾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需要保证水质的清洁,同时保持适当的PH值和氨氮、亚硝酸盐等乱辩指标。
4.喂养管理:要定时喂食,每天喂食2-3次,每次喂量要适中,避免过多造成水质恶化。选择营裂喊养全面、易消化的饲料。
5.防病治病:加强养殖管理,保持水质稳定,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定期检查虾的生长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避免疾病的传播。合理使用药物,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6.收获和销售:虾长到一定体积和重量后,即可进行收获。收获时要注意避免对虾造成伤害。可以选择线上销售、亲朋好友推荐等方式,将自家养殖的虾销售给消费者。
总之,在家庭养虾需要准备好适合的设备和环境,定期喂养、检查生长状况,注意水质管理和防病治病哗源缺,才能成功养殖出健康、美味的虾。
怎么才能在家里养对虾(海虾)?只要养一周就行
北方沿海养殖的对虾多为东方对虾。具有生长快,周期短,当年放苗当年收益的特点。当水温在30℃以上时,生长就十分缓慢,甚至停止生长;水温低于13℃也逐渐停止生长。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为18——25℃。这种水温条件,大连市各沿海5月———10月水温常在适宜范围。盛夏高温期很短,最高也不超过35℃(如高于35℃便会出现死亡),所以有利于对虾养殖并能获得高产。每年从4月下旬后期开始陆续纳潮养水,准备放养。对虾放养的日期的选择,直接受天气条件的制约,要求池水温度稳答碰定通过15℃,所以应抓住有利时机,(大连地区5月中下旬≥15℃)放养仔虾。因为对虾在7月底以前,特别是5——6月生长最快。要想获得高产,放苗是关键。放苗时,应选择以晴为主的微风天气,放养后5天内最好无雨,因为对虾在2——40‰盐度海水中均能生活,但盐度突然变化时对对虾的生长有很大影响。所以对虾在养殖中,应十分注意根据天气的变化调整水中盐度和氧气溶解量。进入8月中旬,对虾个体已经长大,耗氧量很大。加之高温,是虾浮头易发期。因为在此期间饵料的投放量过大。不仅会使残存饵料变质氧化,还会产生硫化氢有毒物质。如换水少或不及时,就容易发生浮头。1988年7月22日——8月15日,大连市出现干旱、高温天气,特别是8月9日——14日连续6天气温都在30℃以上,这种反常气象条件不仅影响对虾的生长速度,而且还造成了大批对虾浮头。夏季最怕连阴雨(雾)天,在这样的天气,水中缺氧,这时要利用潮流或人工提水设备,勤换水。另外,在汛期还要防止突然暴雨洪水浸人,产生两个方面的危害:一是降低盐度,危及对虾生存;二是使海水“层化”,高盐层在下,低盐层在上,造成养殖层严重缺氧,必须及时换水。在对虾的收获期,当深秋水温高于13℃应及时捕捞。因为13℃时对虾基本停止生长,水温再降下去,对虾就会钻人泥沙中去。为了搞好对虾养殖,抓住对虾的放养及生长季节,人为控制温度、盐度、光照、对流等小气候,及时收听天气预报,是提高产量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好途径。
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为开拓淡水养殖新品种,2000年在上海市奉贤县柘林镇天富清肆谈养殖场淡水条件下养殖南美白对虾获得成功,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初试情况介绍如下:
一、试验条件
1.场地选择:本试验点选择在上海市奉贤县柘林镇远离海水养殖区的天富养殖场内,以西进水东排水的土池一只,规格:31m×103.7m,面积4.83亩,软泥底质,水深1.2m—1.8m,进排水方便。另外配备一只5m×20m的驯化暂养池一只,面积0.15亩,水深1m,具备进排水条件。
2.养殖设施:大池配备3kw叶轮式增氧机一台,1.5kw水泵一台,共用纳水机口一座,饵料检查台2只以及其它专用工具等。驯养小池配备小型冲气式增氧设备一套雹局,加热器具一套以及饵料检查台2只。
3.苗种来源:选择优质、健康、规格齐全的人工培育虾苗为试验对象,虾苗规格为0.6cm,苗种来自福建厦门。
4.附助材料:①“真光元PSH菌”生物净化剂:以姬蒲草为载体接种“PSH菌”特制而成,干粉每克含“PSH菌”量3.6×105个。②“对虾克毒王”防病药物:用中草药人工配制而成。
二、试验方法
1.养前准备:
①清塘消毒:进水前将池塘残存水排干后暴晒2—3d,每亩用100kg生石灰改良虾塘底质,进水30cm泡塘2—3d后排干,再进水20cm后用有效含氯60%漂白精20ppm全池泼洒消毒,48小时后再用5—10kg/亩茶粕灭害。②进水培养基础饲料:虾池进水到60cm时,每亩用尿素1kg、磷肥0.1kg,按20∶1氮磷比培养基础饵料,调节水色为黄绿色和黄褐色,透明度控制在40cm—50cm。③生物接种:于放苗前7—10d时,用泼洒法将“PSH菌”均匀泼洒于池水内,并开动增氧机搅水2—3小时,以均衡菌量分布,利于培养优势菌种,用量每立方水体5ppm,放苗后60d再重复使用一次。④添加浓缩海水:放苗前在池水中添加少量浓缩海水,使池水比重达到1.001,以确保苗种入池的成活率。用量每立方水体加17‰浓缩海水11kg。
2.苗种驯养
①进苗时间:虾苗自4月16日空运到上海,进苗规格0.6cm。当天放入大棚一级驯养池。②苗种适应性驯养:虾苗入一级大棚驯养池时,池水温度用加热器保持在19℃—20℃,PH值为9.0,海水比重1.008,放入虾苗后稳定池水48小时,以后每天换水5%左右,通过20d保温淡化驯养,逐步将海水比重降到1.003左右,为二级驯养作准备,当虾苗规格在1.5cm—2cm左右时,再将虾苗投入棚外水池二级驯养。二级驯养放苗时,池水自然水温在17℃—19℃左右,PH值8.8,海水比重1.002。虾苗入二级驯化池稳定24小时后每天逐步加淡水5%—10%,进行自然温度和低盐度的适应性驯化,经过15d二级驯化,当比重稳定在1.001时,即移苗到大池内养殖。
3.放养密度:大棚内一级驯养池放苗规格0.6cm,每立方水体放苗1万尾左右。二级驯养池放苗规格为1.5cm—2cm,每立方水体放苗900尾左右。经二级驯化后入大池的虾苗规格平均为2.8cm,每亩放苗密度为2.19万尾。
4.水环境管理:养殖前期以添加水为主,每隔3d加水5cm—8cm,逐步提高池水水位,透明度保持在30cm—40cm;养殖中期隔天加水8—10cm,适量排水,透明度保持在30cm左右;养殖后期每天加水5cm—10cm,3d大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30cm左右,透明度控制在20cm左右。高温闷热天气每天开增氧机二次,每次不少于2h。平常经常检查水质变化状况,及时调节水质。
5.饲料管理
①驯养期饲料管理:驯养期由于大棚内放苗量高达1万尾/m3,所以饲料要求较为严格,一级驯养期间主要投喂育苗专用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每万尾7g;二级驯养期投喂30%,用20网目过滤的豆粕粉及70%全价一号合成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每万尾80g。②养成期饵料管理:苗期体长在3cm以内时,投喂豆粕和全价合成配合饲料1号各50%,日投喂量为每万尾0.4kg;体长在4cm—6cm时,投喂全价合成配合饲料2号,日投喂量为每万尾1kg—3kg;体长在6cm以上时,主要投喂3号配合饲料,捕捞前三天,日投喂淡水螺蛳0.5t,投喂量参照《中国对虾养成操作规范》,并根据饵料台检查的实际摄食情况以及水质、温度和虾蜕皮状况作相应调整。
6.日常检测:坚持早晚巡塘检查,一是检查观察虾池水环境变化及对虾活动情况,及时调节水质;二是检查观察饵料台的摄食状况,及时调整当日投喂量;三是观察有无缺氧浮头现象,发现情况及时加注新水及开启增氧机;四是检查观察是否有病虾出现,发现虾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五是检查虾塘渗漏情况,防止塌塘造成损失。
7.病害预防:坚持以防为主,重视综合防病工作。一是在投喂植物饲料及颗粒饲料时,以一星期为一疗程,在颗粒饲料中拌入2—3‰“PSH菌”以预防对虾的肠道性疾病;二是在上述饵料中拌入1—2‰的“对虾克毒王”药物,以提高对虾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三是定期在池水中泼洒“PSH菌”以稳定有益菌优势,抑制异养菌繁殖,减少发病率。
三、小结与讨论
1.南美白对虾在淡水条件下养殖成功与否取决于苗种的二级驯化技术。放苗前必须根据苗种规格采取相应的驯化措施,驯化时间为25—35d,以确保驯养虾苗的质量和规格达到纯淡水养殖的要求。
2.重视过渡性水质的调节工作,有条件的地区在放苗前可适量调节养成池池水比重至1.001,无条件的地区可适当延长在0比重条件下的驯养时间5—10d,以增强苗种的过渡性适应能力,提高存活率。
3.注重水质管理。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水质良好,水色保持黄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控制在20—30cm之间,PH值控制在7.8—8.6之间,每天进排水量控制在5cm—10cm左右,并根据水质情况灵活调节。
4.良好的池塘微生态环境是获得南美白对虾高产高效的有力保证。放苗前在池水中接种培养有益菌种,具备降解池水氨氮、保持PH稳定、抑制病原菌数量的作用。
5.抓好饲料管理是确保对虾正常生长的重要环节。南美白对虾的食性较广,为杂食性虾类。在养殖过程中,可根据各地饲料资源情况灵活选择。本试验中配合饲料用量为92.6%,鲜活饵料用量为7.4%,投饲量主要根据实际的摄食情况以及水质、温度而定,做到多餐少投以不留残饵为原则。主要通过设置饲料台,每天检查二次,视残饵量确定投饵量,保证对虾吃饱吃好,避免饲料浪费和污染水质。
6.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温度要求较高,放苗不宜过早,无暖棚保温驯养条件的地区,应在5月中旬以后水温在20℃以上时驯养或放苗。有加热条件的可适当提前驯养。
7.在投喂药饵时,要注意拌药方法,首先应将药物充分溶解于水,水量为待拌饵料量的10%,以颗粒饵料能吸收又不沾手并撒得开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