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养殖技术丛书--蝎子高效养殖技术pdf百度网盘 特种养殖技术网站_种植养殖_茶知识

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特种养殖技术丛书--蝎子高效养殖技术pdf百度网盘 特种养殖技术网站

时间:2023-09-11 16:43:23 作者:泫雅

如何养殖蝎子技术

1、修建养殖池:用砖块修建养殖池,长宽不限,高约80cm,池壁粘贴塑料布或玻璃,底部铺沙,厚约6cm。

2、饲喂:温度在15℃以下时,每6-7天扰没拦投喂一次。温度为20-30℃左右时,每3-5天投察凯喂一次。

3、管理:温度控制在25-30℃,相对湿度控制在45-50%,沙土水分含量控制在15-20%,提供足够的饮用水。

一、修建养殖池

1、在空房内使用砖块修建养殖池,长度和宽度不做限制,高度约为80cm左右。

2、在养殖池池壁上用水泥涂抹光滑,然后再粘贴塑料布或玻璃,防止蝎子逃跑。

3、养殖池底部铺上一层沙土,厚度约为6cm左右,然后在池内铺设瓦片(一横一竖摆放)。

二、饲喂

1、在空房房顶上挖一个直径约为25cm的洞,并在洞口上方悬挂荧光灯,灯下配备一个漏斗。傍晚时分,打开荧光灯,吸引昆虫进入空房,供蝎子捕食。

2、除开吸引昆虫供蝎子捕食以外,也可以人工养殖面包虫、蟋蟀、土元来饲喂蝎子。

3、如果温度在15℃以下,每6-7天投喂一次。如果温度为20-30℃左右,每3-5天投缓胡喂一次。每次投喂量不宜过多,否则容易造成污染,同时也不能过少,否则蝎子容易自相残杀。

4、投喂时间以下午5-6点左右为宜。

三、管理

1、温度: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当温度低于15℃时,蝎子处于冬眠状态,生长速度下降或停止生长。当温度高于40℃时,蝎子外逃,死亡。

2、湿度: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45-50%左右,沙土的水分含量控制在15-20%左右。

3、饮水:每天需要使用海绵吸收足够的清水,然后将海绵块放入蝎子池中。每隔3-5天在饮水中添加土霉素、磺胺等抗菌素类药物,一般每片药兑水4kg左右。

4、雌雄配比:雌蝎和雄蝎的比例一般为2:1,交配后分开饲养。

中国农科院养殖技术合作特种养殖蝎子养殖的相关资料

 蝎子的养殖方法:
  一、概述
  (一)蝎子的种类及分布
  蝎子又称全蝎或全虫,是已知最古老的陆生节肢动物之一。蝎子喜欢温热,广泛分布于世界除寒带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就我国而言,南方自海南岛至北方边陲黑龙江均有分布。
  (二)蝎子的使用价值
  蝎子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有息风止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攻毒散节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经栾抽搐、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破伤风、淋巴结核、疮疡肿毒等。目前以蝎子配伍的汤剂达百余种,全蝎配成的中药达60多种。如“再造丸”、“大活络丸”、“七珍丸”、“牵正散”、“止疼散”、“中风回春丸”等均以全蝎为主要成分。
  除药用外,蝎子作为一大名菜早已进了宾馆、饭店甚至于寻常百姓的餐桌。常食之不仅有良好的去凤、解毒、止痛、通络的功效,而且对于消化道癌、食道癌、结肠癌、肝癌均有疗效。目前,蝎子制品作为良好的滋补和保健食品正兴起于大江南北。
  (三)蝎毒
  蝎子的药理作用主要依赖于蝎毒。根据科学家测定:蝎毒中含有蛋白质、透明质胶酶、生物胺等成分,毒素占总含量的60%~70%。
  蝎毒临床上主要用于神经系统、脑血管系统,对恶性肿瘤、顽固病毒和艾滋病等有特殊疗效。目前以蝎毒为主要原料的药物已在日本、新加坡投入批量生产。
  在农业生产中,蝎毒主要用于制造绿色农药。该类农药不含人工合成的化学成分,以纯天然物质制造,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但对幼小的昆虫类有奇特的杀伤力,使生产绿色蔬菜和水果的理想用药。目前该类农药主要在俄罗斯等国推广使用。
  我国对蝎毒的研究起步较晚,应用技术研究相对落后,这已经引起我国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科研部门正在从事蝎毒的药理分析。采集技术,应用技术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进入试生产阶段。
  (四)人工养蝎分析
  1、广阔的销路
  由册肢搏于人们长期的开山造田,矿资源开发,对农药的广泛使用以及人为地大量捕捉,造成野生蝎资源枯竭甚至面临绝种的危险,这与市场对蝎子日益膨胀的需求量构成了十分突出的供求矛盾。虽然蝎子的价格一涨再涨,全国蝎子的产量也仅能满足市场需求量的30%左右。这一信息告诉我们蝎子已成为市场上的紧俏商品,价格的飞涨无人可当,可以说无论什么时候买入都是正确的选择,因此很多内行家总是囤积数百公斤甚至数吨蝎子,不断获取由于价格的飞升带来的可饥慎观的经济效益。
  2、成熟的技术
  我国对人工养蝎技术的研究始于50年代,该技术至今已经过了四十余年的锤炼,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因此国家科委将人工养蝎作为“星火计划”八五重点推广,中央电视台农业科技节目反复播送实用养蝎技术资料,为进一步鼓励人们养蝎的积极性,国家还出台了家庭养蝎长期免税等优惠政策。这一切都为人们养蝎提供了技术及政策上的保障。
  3、人工养蝎的便利条件
  第一、投资可大可小;第二、占地面极小,州祥劳动强度少,城乡男女均可养殖;第三、蝎子排粪量少,无臭味,不污染环境;第四、蝎子生命力强,抗病力强,很少遭受病害;第五、淘汰下来的蝎子仍可入药,不影响利用价值;第六、蝎子繁殖速度快,产仔率高。
  4、可观经济效益
  随着蝎子供求矛盾的日益突出,蝎子的价格也逐年攀升,活蝎最高价以攀升至600余元。因此人工养蝎是一项理想的家庭副业,是下岗职工和农民朋友致富奔小康的首选项目。
  二、蝎子的外部特征及生活习性
  (一)蝎子的外部特征
  1、蝎子的外部特征
  东亚钳蝎的成蝎一般体长4~.6厘米(雌蝎约长5.2厘米,雄蝎约长4.8厘米),躯干的背面,尾的末节和毒针的末端成灰褐色和紫褐色,其余部分均为黄橙色。躯体分为头胸部、前腹部、后腹部三部分。头胸部和前腹部统称为躯干部,成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成尾状,俗称尾巴,实际上它并不是尾巴,因为尾巴里面是没有消化道的。整个体形似琵琶。
  2、雌雄蝎子的区别
  蝎子雌雄异体,成蝎的两性差别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长体宽不同。雄蝎体长4~4.5厘米,体宽0.7~1厘米;雄蝎体长5~6厘米,体宽1~1.5厘米。
  (2)、角须的钳不同。雄蝎角须的钳比较粗短,雌蝎角许的钳比较细长。
  (3)、躯干宽度和后腹部宽度的比例不同。雄蝎上述比例之比不到2,二雌蝎比例则超过2.5。
  (4)胸板下边的宽度不同。雄蝎的胸板下边较窄,雌蝎的胸板下边较宽。
  (二)蝎子的生活习性
  人工养蝎必须创造适宜蝎子生存和生长发育的良好生态环境,因而应该对蝎子的生活习性有深入的了解和全面的认识。
  1、栖息的环境
  蝎子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常潜伏在碎石、土穴、缝隙之间。它喜欢安静,清洁、温暖的环境,对声音呈负趋性,轻微的音响能使蝎子惊慌逃窜。蝎子喜欢清洁,遇到农药、化肥、生石灰等有刺激性的异味,会远远避开。
  2、活动规律
  蝎子在常温下有冬眠习性,在立冬前后入蜇,翌年清明前后出蜇,全年蜇伏期在六个月左右。蝎子冬眠时,大多成堆潜伏于窝穴内,缩拢附肢,尾部上卷,不吃不动。
  生长期蝎子昼伏夜出,白天躲在石下或缝隙中,极少出来活动,一般在黄昏出来活动,凌晨2~3点返回窝穴内栖息。
  3、捕食习性
  蝎子为肉食性动物,主要捕食蜘蛛、蚴蜒和蚊类、蝇类多种昆虫。蝎子喜欢吃的昆虫有如下特点:鲜活,体软多汁、大小适中、含丰富蛋白质和脂肪,无特殊气味。
  蝎子视力很差,基本上没有搜寻、跟踪、追捕以及远距离发现目标的能力。它主要以感知周围小昆虫活动时引起的空气震动来发现目标,因此它对行动非常敏捷的舍蝇有较强的捕食能力,相对的对行动比较迟缓的鼠妇来说,它的捕食能力就相对较差。
  蝎子较低的捕食能力养成了蝎子耐饥饿和食量大的习性,在有水分和风化土的情况下,蝎子不吃不喝也能存活8~9个月。饥饿的蝎子一次可以吃掉与其体重差不多的食物。
  4、水分
  蝎子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分,水分缺乏,将影响机体活动的顺利进行。
  蝎子体内的水分不停的消耗着。其消耗方式有3个:一是体表散发水分,二是通过粪便排出水分;三是通过呼吸散失水分。因此蝎子需要不停的从外界获取适量水分以维持自身的体液平衡。蝎子通过以下途径获取水分:第一、通过进食获取大量水分,第二、通过皮肤吸收活动范围内的土壤及空气中的水分;第三、在非常干燥的情况下,蝎子也直接饮水。其中前两者是蝎子水分的主要来源,因此当环境湿度正常,食物供应充足时,蝎子不需要饮水。
  5、温度
  蝎子是冷血动物,它的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完全受温度支配。
  蝎子在-2~42℃之间可以生存。但是-2~0℃、40~42℃时,蝎子仅能存活5个小时左右。
  蝎子冬眠的温度为2~7。当温度长期高于7℃时,蝎子冬眠不安,体内新陈代谢加快,易出现早衰而不能安全越冬的现象。
  蝎子在12℃以上开始活动。在12~24℃时,蝎子活动时间短,范围小,机体生长处于缓慢状态。温度达到25~39℃时,蝎子的交配、产籽才能进行,生长发育处于良好状态。蝎子处于42℃以上的高温下,活动很快失序,继之昏迷,半小时左右脱水死亡。
  6、湿度
  蝎子对湿度也有一定的要求,环境温度很大程度的影响着蝎子的生活。
  这里所说的湿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土壤湿度。土壤湿度指蝎窝内土壤的含水率。正常湿度为15%左右。
  (2)大气湿度。大气湿度又称相对湿度,指周围环境的大气湿润度,正常湿度为70%左右。大气湿度偏低或偏高都会影响蝎子对水分的获取。
  一般说来,蝎子活动的场所要偏湿一些,蝎子栖息的窝穴则要干燥些。
  7、种内竞争
  种内竞争是自然界优胜劣汰这一规律的反映,对维持生态平衡、物种延续和进化都很有利。蝎子的种内竞争主要表现在蝎子之间的互相攻击,大攻击小,强攻击弱,未蜕皮的攻击正在蜕皮的等。
  蝎子的种内竞争有其诱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严重缺食缺水;(2)相互干扰严重;(3)温度、湿度等生态因素恶化;(4)争夺空间;(5)争夺配偶。这些问题我们搞清楚了,处理得当,蝎子的种内竞争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三)蝎子的生活史
  常温下,蝎子从仔蝎到成蝎需要3年的时间,蝎子的繁殖期4~5年,每年产一胎,寿命7~8年。
  蝎子的卵细胞在卵巢内发育约一年,蝎子交配受精后,受精卵在体内约经40天完成胚胎发育,产出仔蝎。产仔时间一般在7~8月份。
  仔蝎产出后爬伏在母蝎背上,仔蝎不取食,靠体内残留的卵黄为营养维持生长发育。仔蝎体长1厘米左右,乳白色,体肥胖,附肢短,活动能力弱,一般头朝外成丘状群集在母蝎背上。仔蝎产出为1龄,蝎子一共蜕皮6次,7龄即为成蝎。
  适宜条件下,蝎子出生后第5天便在母蝎背上完成第一次蜕皮,进入2龄。退皮后的小蝎会跌落在母蝎周围,但很快又会爬上母蝎背部。2龄幼蝎体色加重变为淡褐色,体重增加,体形也变得细长。再过5~7天幼蝎便离开母蝎背部独立生活,这时的幼蝎活动能力增强,尾针可以蜇刺,并能排除少许毒液,有捕食小虫的能力,夜间开始四处活动捕获食物。
  幼蝎在9月份可蜕第二次皮成为3龄蝎,体长达2厘米以上,体重也有所增加。3龄蝎经过40天左右的时间吃肥储备好足够的营养准备越冬。10月下旬进入冬眠,翌年清明前后起蜇,5月以后随气温升高幼蝎又达到一次进食高峰。6月份蜕第三次皮成为第4龄蝎,8月底蜕第4次皮成为5龄蝎,然后进入冬眠。第三年6月和8月各蜕一次皮成为7龄成蝎。
  第3年末达到性成熟,到来年夏天开始繁殖。
  蝎子每次蜕皮后不断进食,体重不断增加,体长也呈跳跃式增长。
  创造恒温条件可以部分地改变蝎子的生活习性,全年均可生长发育,各次蜕皮间隔时间明显缩短,从仔蝎到成蝎只需250天左右。
  三、蝎子无冬眠养殖技术
  常温下,蝎子的生长周期为3年,时间极其漫长。究其原因,温度是制约蝎子生长发育的第一要素。我国大部分地区每年日平均气温在30℃左右的时间仅有100天左右,而利于蝎子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在25℃~39℃之间。虽然蝎子出蛰与入蛰的时间有6个月,但刚出蛰的一个月左右和入蛰前的一个月左右由于外界温度较低,蝎子生长发育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累计计算在3年生长期中的实际生长发育时间仅为11个月左右。如果能人为地改变蝎子的冬眠习性,就意味着缩短蝎子的生长周期,经济效益就会大幅度提高。
  下面就介绍两种无冬眠养殖技术。
  <一>太阳能养能养殖
  说起太阳能已不是什么新名词,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早已进入千家万户。在寒冷的冬季,我们日常食用的西红柿、黄瓜,送给亲朋好友的礼品鲜花无不出自太阳能温室。我们介绍的太阳能养蝎也是基于太阳能温室的原理,加以科学的指导,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无数次的改进,逐步探索出一整套太阳能养蝎新技术。
  1、太阳能蝎池的建造
  太阳能蝎池的建造需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以能充分接受太阳光的照射为佳。现以1.2X2X0.4米的蝎池为例介绍太阳能蝎池的具体建造方法。
  选好场址,下挖.1.2X2米深40厘米的长方体土坑,在长方体坑的底部均布两个直径45厘米的井,井深30厘米~50厘米为宜。然后沿坑的四周单砖砌起至地面平。填满砖头、石块等物,盖上预先制好的水泥盖板。盖板上预先留有供蝎子进出的小孔。至此蝎池的下半部分就完工了。
  沿水泥盖板的四周单砖砌起围墙,沿围墙四周距离盖板平面15厘米处贴15厘米的玻璃条以防止蝎子外逃。在蝎子池北坡设窗口供蝎池通风及投喂饲料用。蝎池南坡用塑料薄膜密封(夏季揭开),内置瓦片成山坡状。整个太阳能蝎池建好了,整个蝎池外形酷似农民种菜的太阳能塑料大棚,只不过缩小了许多。
  2、蝎子在太阳能蝎池内的生活规律
  6月中旬至9月中旬,天气炎热,是野生蝎子的最佳生长区。这段时间应将蝎池上面的塑料薄膜揭开。傍晚,蝎池上部温度较高,蝎子自下部向上运动至上部觅食。午夜以后,天期见凉,气温下降,蝎子向下运动至水泥板下面栖息。翌日,随着太阳的升高,外界温度逐步回升,蝎子悄悄的向上运动,伏于上部瓦片的背面充分接受太阳的辐射热。至中午上部温度升值38℃以上,蝎子又悄悄的向下运动至水泥盖板背面。午后,上部太阳直射温度升值45℃以上,水泥盖板背面温度也超过38℃,蝎子继续向下运动。蝎池底部温度大约为27℃左右。傍晚,太阳落山,蝎池温度逐渐降低,蝎子又向上运动至水泥盖板上部觅食。
  3月初至6月中旬,气温回升,野生蝎子开始生长;9月中旬至11月底,气温逐渐降低,野生蝎子吃肥开始冬眠。这两个时间段内蝎子生长发育缓慢。这时我们用塑料薄膜将蝎池盖好,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太阳能蝎池的上部温度能高达42℃以上,下部温度不低于18℃,蝎子通过上下层的运动始终生活在最佳温度环境中,使蝎子在一年中的最佳生长时间由3个月左右延长至9个月左右。
  11月底至翌年2月底,外界温度降低,太阳能蝎池内的温度已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这是应将蝎池上面盖好草帘,使蝎子进入冬眠。
  (二)恒温养蝎
  尽管太阳能养蝎有很多优点,但它有不能分层架养,空间利用率低等缺陷,因此,很多城镇待业青年、下岗职工还是普遍采用恒温养殖法。
  恒温养蝎大都采用架养,根据房间高度养殖架可分为3层和4层,,一般底层用作养殖饲料虫,其余几层用作养殖蝎子。层间的合理高度为底层30厘米,其余层为60厘米,每层上沿内侧贴上玻璃条或塑料薄膜等光滑材料,防止蝎子外逃。这种饲养架适合于居住条件比较紧张的养殖户。
  暖房的加温设备可采用火炉,火炕,火墙,火道,暖气等,以经济实用为原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
  四、种蝎
  <一〉种蝎的来源
  养殖户最好从人工养蝎单位引进种蝎或自己选育。
  1、引种
  引进种蝎时,要对所引进蝎有详细的了解,如种蝎的品种,蝎龄,雌蝎是否有孕等情况。要挑选个大,体长在4.8厘米以上,肢体无残缺,并且健壮、行动敏捷,静止时腹部卷曲,前腹部肥大、皮肤有光泽的蝎子。
  选种时要注意雌雄蝎的比例搭配。有的养殖户为了获仔蝎而只选雌蝎不选雄蝎,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雌蝎受精后,虽然精子在纳精囊中可长期储存,供终生繁殖使用,但繁殖率逐年降低,且仔蝎体质较弱,成活率偏低,为了提高雌蝎的产仔数量和所产仔蝎的质量,种蝎需要年年交配,因而引进种蝎时必须引进适当数量的雄蝎。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雌雄比例可按3:1进行搭配。
  引种时间除了蝎子怀孕后期和产期,其他时间均可进行。
  种蝎进入新环境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刚投入池子的蝎子在2~3天内会有一部分不进食,因此不可大量投为饲料虫。要检查蝎池的防逃措施是否完善,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补救。
  2、育种
  养殖户除了向人工养殖单位购买种蝎外也可以自主进行选育。
  (二)蝎子的提纯复壮
  在4---5龄蝎群中选择个大、有光泽、健康活泼且适应性强的个体专池精心饲养。待这些蝎子交配产仔后,将体壮、产期早、产仔率高的雌蝎挑出来放入专池,然后往池中放入适量优良成雄蝎进行交配繁殖。为了保留和发挥种蝎的优良性状,此项工作要经常进行。
  五、蝎子的饲养管理
  (一)饲养密度
  为了减少蝎子间的相互干扰,蝎子的饲养密度必须适宜。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每平方米蝎池合适的饲养密度为:2--3龄蝎10000只左右,4--5龄蝎6000只左右,6龄蝎4000只左右,成蝎2000只左右,孕种蝎500只左右。
  (二)生态因素
  蝎子的生态发育是周围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养蝎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你所创作的生态环境是否适宜和有利于蝎子的生长发育。
  影响蝎子生长发育的生态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和食物等。
  1、温度。蝎子是冷血动物,温度对它的作用最为明显,蝎子的生长发育,交配繁殖等一系列生命活动完全由温度支配。
  蝎子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32℃~38℃之间。
  2、湿度。湿度很大程度的影响着蝎子的生长发育。蝎窝内的土壤湿度在10%---20%>之间,最适宜的土壤湿度为15%~18%之间。大气湿度在60%~85%之间,可用干湿温度计进行测量。
  温度和湿度是相互影响的。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时,水分蒸发快,湿度往往较小,室内撒水后,湿度增高了,而温度则随水分蒸发是不断吸收热量而下降,可见温度和湿度是相互对立的矛盾。
  温度和湿度这一矛盾并存往往会引出四种结果:低温高湿,低温低湿,高温低湿,高温高湿。前三者都不利于蝎子的生长发育,后者蝎子活动量大,蜕皮快,发育好,所以,高温高湿是我们所追求的生态环境。
  3、食物。选择蝎子的食物必须符合下列原则:第一,蝎子喜欢吃,且能促进其生长发育;第二,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可大量供应;第三,能长期的和蝎子共处而不污染环境。
  依据上述原则我们推荐黄粉虫、土元、鼠妇做为蝎子的食物。
  土元和鼠妇不仅给蝎子提供全面的丰富的营养,而且在蝎池中还起着义务清洁工的作用。
  上述因素密切联系,共同影响着蝎子的生长发育,其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蝎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要做到面面俱到,不可偏废。
  (三)蝎子的蜕皮
  蝎子蜕皮需要一定的蜕皮条件:
  1、有充足的营养和体力;2、温度和湿度等生态环境要适宜;3、场所要安静、隐蔽。
  由于刚蜕过皮的蝎子身体柔软,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常成为其他蝎子攻击的对象。刚蜕皮后的蝎子食欲比较旺盛,因此蜕皮前后应将所有的蝎子喂足喂饱。
  (四)蝎子的交配
  无冬眠条件下,正常发育的蝎子8个月左右趋于成熟,在适宜情况下就可以进行交配。
  1只雄蝎短时间内能和两只雌蝎进行交配,特别强壮的雄蝎最多只能连续和3只雌蝎进行交配。雄蝎交配后,要待3个月后才可能再次和雌蝎进行交配。
  雌蝎交配受精后,精子可能在精囊内长期储存,因而蝎子交配一次可终生繁殖,但繁殖率逐年下降。
  蝎子交配期的管理,关键在于创造适宜的外部条件,使雄蝎和雌蝎能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中顺利完成交配。
  这些条件是:1、温度在28℃~39℃之间。在这个范围内,温度越高交配成功率就越高。2、避免强光照射。强光会使蝎子交配过程延长或中断,光线微弱会诱发其交配。3、蝎子怕风,无风和微风的天气有利于蝎子的交配,4、地面平坦、坚实,具有一定的摩擦力,有利于固定精夹,能保证蝎子交配顺利完成。5、蝎子胆小,怕惊扰,应为其创造隐蔽、安静的交配环境。
  (五)蝎子的产仔
  蝎子为卵胎生。在无冬眠条件下,受精卵在雌蝎体内40天左右便可完成胚胎发育。
  孕蝎在临产前几天,由于生殖孔收缩而产生阵痛,因而表现不安、少食或停食,不爱活动,只是夜间缓慢外出寻找产仔场所。临产时,雌蝎第1、2对步足相抱,节状器下垂,第3、4对步足支撑地面,前腹部向前倾斜,触肢前伸且下垂,后腹部向上弯曲,背纹较为明显。
  1、隔离临产的孕蝎。产期孕蝎严禁混养,原因是:第一,刚产下的仔蝎受到其它蝎子的干扰,就难以爬上仔蝎背上,爬不上母蝎背的仔蝎不能成活;第二,刚产仔的雌蝎受到其它蝎子的干扰,会烦躁不安,来回爬动,摔掉背上的仔蝎,从而降低仔蝎的成活率;第三,存活的幼蝎有被其它蝎子咬伤、吃掉的危险。所以,应为孕蝎设置合理的产房。
  2、产房。常见的产房有土坯产房,水泥板产房,木板巢格产房和罐头瓶产房。
  土坯产房和水泥板产房占面积小,有一定的吸湿能力,可保证蝎子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但由于各产房相通,容易产生“串房”现象,较难控制相互干扰。而木板巢格产房和罐头瓶产房则能克服孕蝎相互干扰的问题。孕蝎在这两种产房内有安静的环境,可以顺利产仔。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孕蝎的成活率,但木板巢格产房的制作比较麻烦,因此,最好采用罐头瓶产房。
  将准备好的无污染的细土装进瓶内约1厘米深夯实,投入4~6只饲料虫供次些产仔其间食用。
  3、蝎子的产仔。当孕蝎有了临产征兆时,就把它放入产房中待产,每个产房中方入一只孕蝎为宜。
  蝎子产仔时步足歪曲支撑地面,前腹部高高隆起,生殖孔张开,产出一个个米粒状的椭形小白团,这就是仔蝎。孕蝎每产4--5只子蝎需休息片刻。平均一胎产25只左右,少则10只,多则30~40只,个别也有一胎产60只以上的。
  初生仔蝎全身细嫩,体色乳白,几天后体色加重。5天左右在母蝎背上第一次蜕皮,而后变为淡褐色,10天后便可离开母蝎背独立生活。
  (六)蝎子的分零饲养
  1、母子蝎分离。当2龄蝎离开母蝎背后,应及时进行大小分离。这是因为:第一,雌蝎在产期体力消耗很大,体液散失较多,身体虚弱,急待觅食补充,若不分离,雌蝎在缺水缺食情况下会攻击幼蝎;第二,大小混养,成蝎活动时会踏伤幼蝎;第三,幼蝎从母体内带来的卵黄已消耗殆尽,分离饲养有利于幼蝎进食补充营养;第四,幼蝎和成蝎对饲料虫的要求不同,分开饲养便于管理。
  2、幼蝎的饲养。2--4龄蝎称为幼蝎,此期的饲养要求如下:第一,孕蝎进入产期就要为幼蝎备足适口的小饲料虫;第二,幼蝎正处于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要做好饲养的搭配,主要以小黄粉虫和小土元轮换投喂,切忌饲料单一;第三,幼蝎攀附能力强,行动敏捷,注意防止幼蝎逃跑;第四,随着幼蝎的成长,体形逐渐长大,蝎池密度不知不觉中变高了,要注意分池饲养,以降低蝎池密度。
  3、青年蝎的饲养。5~6龄蝎为青年蝎。这个时间除供给充足的新鲜、洁净、高营养的食物外,要不失时机的进行种蝎选育和提纯复壮工作,为搞好下一代繁殖打下良好的基础。
  4、成年蝎的饲养。成年蝎已经成熟,具有交配繁殖能力。这个时期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增加投喂饲料虫的次数,坚持“多投少喂”的原则。特别是在夜晚8---11时蝎子进食高峰期,每小时应投为一次。第二,合理控制环境温度、湿度,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三,加强对种蝎的管理。优良成年蝎即可作为种蝎使用。
  5、种蝎的管理。种蝎的管理意义重大,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按时备足优良种蝎,雄蝎与雌蝎的比例为1:3,专池精心饲养;第二,创造适宜的变配条件,使每只雌蝎都能受孕;第三,在孕蝎临产前准备好合适的产房,并做好孕蝎临产前的准备工作;第四,幼蝎下地后,适时进行母子蝎分离饲养;第五,做好种蝎的育肥复壮工作。雌蝎的体质恢复后,就可以适时投入适量雄蝎进行交配,以便为下次繁殖奠定基础。
 

蝎子养殖相关的书籍网站有哪些?

在孔夫子旧书网搜索碰悉养蝎有如下几本书籍。

《养蝎问答》《人工养蝎》《养蝎技术》《养蝎手册》《蝎子启吵陪速生养殖》悄蠢等

上一篇:玫瑰花养殖繁殖注意事项与技巧视频 玫瑰花养殖繁殖注意事项与技巧图片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特种养殖技术丛书--蝎子高效养殖技术pdf百度网盘 特种养殖技术网站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58719.html

使劲推荐

红掌适合室内养殖吗 红掌室内怎么养殖方法视频
红掌适合室内养殖吗 红掌室内怎么养殖方法视频

红掌花怎么养家庭养法花烛又叫红掌,叶子优美青翠,花形奇特,花色美艳,开花时间长,摆放在室内...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精选种植养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