魟鱼养殖注意事项:生存环境、喂食、日常换水注意的问题、疾病等等,魟鱼对水质要求极其高的,水质不稳定,那魟鱼就翻盘给你看,也就是说对水质波动很敏感。
魟鱼养殖注意事项
1、生存环境
要想养好魟鱼,首先应该清楚魟鱼所适应的水质。魟鱼喜欢偏中性的弱酸,也就是6.5~6.8pH之间。所适宜的温度是26~28度。魟鱼的体型成年后较宽大,因此鱼缸也必须够大,才能保证鱼儿日常活动。
2、喂食
魟鱼属于下层水域的鱼儿,是肉食性鱼类,平小鱼小虾都可以作为食物投喂,沉底饲料也可以。吃食的时候会用盖子一样的身体把小鱼扣住,然后吃掉。日常喂食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虾的头部有尖锐的虾刺清理干净,避免划伤魟鱼的肠道造成肠炎等疾病。喂食泥鳅的时候要注意去头去尾,并剪成2~3厘米的派虚销小段,因为泥鳅生命力顽强,防止泥鳅被吃下肚并没有真正死亡,钻破魟鱼肠子造成魟鱼死亡。
3、日常换水注意的问题
魟誉樱鱼对水质的波动很敏感,因此换水不能太勤,一般情况下每隔三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五分之一,也可以根据鱼缸情况来进行调整。换水时水流不宜过急,而且不能直接冲刷鱼身表面,否则容易引起魟鱼脱膜,易引起一些疾病。换水温度尽量保持一致。
4、疾病
魟鱼常见的疾病大概有以下几种。
1、跑点:跑点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水质不好或水质波动过大,其实尘游就是会在原来斑点旁边出现同样类似的斑点和纹路。如果魟鱼单单只有跑点这一种疾病,只要水质良好也是可以慢慢恢复的。
2、体表粘膜增生:鱼缸如果长期没有换水或者滤材藏污纳垢,长时间没有清洗,或是鱼缸水质pH值波动,就会造成体表粘液增生,也就是脱膜。就是魟鱼感到身体不舒服或是受到刺激,就会释放粘膜来保护自己。所以要定时换水,保证水质的清洁,定期的清洗滤材,防止滤材老化。
3、胃肠道细菌性感染:这在饲养魟鱼时最棘手的一种病了。因为它不容易判断出来,往往耽误治疗。魟鱼如果表现是突然性的食欲下降或者拒食,并伴随脱膜、身体消瘦,不愿意动弹,都有可能是肠胃疾病。这时候需要赶快治疗。
简介
魟鱼又称魔鬼鱼,是于在中生代的侏罗纪(约1.8亿年~1.4亿年前)出现的鲨的同类,它们具有藏身在海底沙地的习性,将身体潜在沙地中生活,有等待住在海底的鱼或贝类接近予以捕食,或防御敌人的功能。魟
hongㄏㄨㄥˊ
〔魟鱼〕身体扁平,略呈圆形或菱形,软骨无鳞,胸鳍发达,如蝶展翅,尾呈鞭状,有毒刺。生活在海底。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尖嘴魟、赤魟、燕魟等。
魟鱼是卵胎生动物,也就是体内孵卵,即魟鱼宝宝的卵要在母体内发育成新的个体后,才产出母体之外,就像胎生动物。
魟鱼(Stingray)(hong
yu)在台湾其实已经有很多魟鱼成功繁殖的纪录,如珍珠魟、黑白魟、豹魟等。对饲养稀有鱼类的鱼迷来说,使鱼类成功繁殖是最终目标,这是毋庸置疑的。魟鱼在繁殖期间,公鱼会有咬母鱼的行为,这会让母鱼变得遍体鳞伤,影响它们的观赏价值。
养要根据魟鱼的大小确定。
魟鱼饲养环境:
1、水槽选择:乎老
水槽的大小要视乎魟鱼体型而定,小型魟鱼或幼体通常捕食能力十分差,先用小缸来养可以帮助它们捕猎食物。
2、唤顷雀过滤设备:
过滤器一定要比原本规格高,魟鱼喜欢干净的旧水,使用上部和外部两种过滤并用来维持长时间的饲养,因为魟会翻搅底砂所以不适用底部过滤。
3、水质要求:
pH需维持在6.0~7.5,含量需维持在100~300mg/L间,必须是,水色为透明含氧量高的水。
4、光线要求:
使用植物灯,灯管数不宜过多,照明时间为8~9小时,夜行性的魟鱼喜欢昏暗的灯光。
5、温度要求:
26-32度,超过34度会有暴毙的可能性,温度过低魟鱼的抵抗能力也会降低而容易生病。
6、底砂要求:
铺一层约0.5-1cm厚度的细沙,质地为中性。2个月后可以将底砂移除。
扩展资料
魟鱼健康状况:
体形略圆无伤口,体盘饱满平滑,无黏膜覆盖,尾部完整无断裂,胸、腰骨无浮出,体盘无红斑、血丝,边缘无伤口缺角破损,静止时平贴于缸底或缸壁,盘面无浮隆状紧紧吸附。
鳃孔完整,呼吸匀称缓和早慢,频率规律,上呼吸膜薄舒张正常。
魟鱼种类:
黑白魟、黑帝王魟、新帝王魟、帝王老虎魟、豹魟、金点魟、巨型龟甲魟、米白龟甲魟、珍珠魟。
参考资料来源: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虹鱼养殖 虹鱼养殖注意事项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58674.html
红掌花怎么养家庭养法花烛又叫红掌,叶子优美青翠,花形奇特,花色美艳,开花时间长,摆放在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