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蟥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每条蚂蟥均可繁殖。蚂蟥的产卵时间,长江中下游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种蛭每年可产2次卵于卵茧中,受精卵直接在茧内发育,每次产1-4个卵茧,一敏弊颤般每条卵茧产幼蚂蟥10-20条,多达30多条。平均每条种蛭每次可繁殖60-80条。每条卵茧外层呈海绵状,多产在池埂内半卜信湿不干疏松沙土中,如果松土过干或积水过湿,都会造成卵茧的受精卵死亡。
因此,种蛭养殖池水位不宜太深,以防浸过或雨后淹没埂内松土。同时也要保持疏松沙土湿润,防止干旱,以免影响繁殖。此外,种蛭在产卵茧期应保持安静,防止种蛭受惊而逃,造成空茧。桥败受精卵在卵茧内自然孵化,卵茧产出后约11-25日即孵出幼蛭。3天后即可自行采食独立生活。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取食蚌、螺蛳的血和汁,随着幼体不断的增长即可吞食蚌、螺蛳的整个软体部分。半个月后可将幼蛭转移到大池中饲养。
早春放养的幼蛭,到9-10月已长成成体,即可收捕加工药用。但须选留种蛭集中到育种池中饲养,越冬时,可进行排水越冬,排水后可在池面上加盖稻草或其他作物秸秆防冻,并能保持泥土湿润;也可带水越冬,但须将池水适当加深,以防池水全部结冰。
人工养殖:生长周期为1年半左右,每年5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产卵期,卵茧产于饲养池平台水边的泥土中,每条水蛭每次可产下4个左右的卵茧,卵茧经过16-25天即可孵化,每个茧可孵出13-35条幼蛭。
野生水蛭:生长周期为3年左右,产卵期多为清明后的1个月内及秋季8-9月份,初次可产明吵盯下3-5个卵茧,每个卵茧可孵出13-25条幼蛭。
一、水蛭生长周期
1、人工养殖
(1)生长周期为1年半左右,个体平均重量为35-50克左右,较大者可达到65克左右。
(2)人工饲养时,每年的5月份下旬至9月份下旬为水蛭产卵期,卵茧产于饲养池平台水边的泥土中,呈卵圆型,每条水蛭每次产下的卵茧数量为4个左右,经过16-25天即可孵化出幼蛭,每个茧内可孵出激和幼蛭13-35条左右。
(3)幼蛭呈茶黄色,生长迅速,孵化后1个月内平均增长2厘长以上。若池内具有丰富的饵料、水质环境较好、饲养密度合适,则经过9-10个月即可长为成蛭。
2、野生水蛭
(1)生长周期为3年左右,水蛭的年龄达到3岁才开始产卵,产卵期多为清明后的1个月内、秋季8-9月份。
(2)初次可产下3-5个卵茧,每个卵茧可孵出幼蛭13-25条左右。
(3)年龄达到4岁后,每次可产下5-12个卵茧,每个卵茧可孵出幼蛭15-35条左右。
二、生长条件
1、人工养殖
(1)调节温度
繁殖期的水温以25℃左右为宜,温度超过30℃时要采取遮荫降温措施,温度低于15℃时要覆盖薄膜,晚上更要预防温度的突然骤降。
(2)控制湿度
①产卵场的泥土的湿度要达到30-40%,防止过干或过湿。
②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
(3)换水投料
①进入繁殖期后要让水质保持清新,使水质达到一定的透明度,做到勤换水,或保持微流水。
②进入繁殖期的水蛭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此时要投喂新鲜、精良、充足的饵料,比碰蚂如蚯蚓、螺类、动物血液等。
2、野生水蛭
(1)主要在沟渠、水田、水库、湖沼等水域中生活,尤其是富含有机质的池塘、无污染的小河中分布较多。
(2)生长适温为10-40℃,北方地区低于3℃时水蛭会钻入泥土中蛰伏,进入冬眠期,翌年3-4月份气温超过8℃后会出来活动。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蚂蝗养殖三年才产卵吗 蚂蝗养殖三年才产卵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58288.html
红掌花怎么养家庭养法花烛又叫红掌,叶子优美青翠,花形奇特,花色美艳,开花时间长,摆放在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