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农村养殖方法 草鱼农村养殖视频
时间:2023-09-09 22:31:46 作者:时间的玫瑰 养殖草鱼方法 草鱼怎么养殖
1、苗种选择
草鱼种应选择体色金黄,外表无伤,活泼健壮,重100克左右的个体。同时,由于草鱼出血、肠炎陵拿两大病均易感染当年鱼种,在苗种选择上应以2龄苗种为佳。
2、鱼种放养
草鱼种一般亩放养尺穗搭800~1000尾,搭配个体规格为250克至500克鲢族铅鱼种100尾,不搭配或少搭配鲤鱼,以避免与草鱼抢食。另外,鱼种入池前,应注意体表消毒。
3、饲料投喂
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饲料蛋白质含量在28~32%,辅投青绿饲料,一般每天投喂2次,以2小时内吃完、草鱼摄食8成饱为宜,连续投喂颗粒饲料一段时间后,应停喂颗粒饲料1周,间隔期内投喂原粮饲料。
4、水质管理
正确使用增氧机,6~10月晴天无风天气,每天下午1~3时开机增氧2小时,凌晨适时增氧。连续阴天应提早增氧。适时向池塘加注新水,采取“小排小进、多次换水”的办法逐步调控水质。6~9月,每隔3~5天加注新水1次。
5、病害防治
采用“前粗后精、精青结合”的方式投喂,控制草鱼肝胆综合症发生,草鱼常见病有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一般采取内服外泼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外泼主要以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剂为主,连用3天。
6、适时捕捞
适时将大规格成鱼起捕上市是草鱼高产养殖的重要措施,主要目的是降低池塘水体的载鱼量,促进后期池鱼快速生长,一般于7月底起捕1次,在清晨水温较低时起捕。
草鱼养殖技术怎样喂养大得快 草鱼养殖方法
1、池塘的选择,养殖草鱼的池塘,首先应该要水源良好,鱼塘修建规范,设有进排水设施,池硬以条石或混凝土构成为好。交通便利,电设施齐备。另外养殖草鱼的鱼塘,应配备一定的青饲料种植基地,或者保证能提供优质的青草资源。
2、养殖草鱼苗的池塘,一般要求水质肥沃,水深在1m~1.5m,面积3~5亩左右为宜。而养殖商品草鱼的池塘,则要求池塘水深在2.5m~3.5m,面积在10~30亩为宜。
3、苗种的选择,优质的苗种是保证草鱼生长快的首要保障。优质的苗种不但抗病力强,成活率高,而且放养后生长迅速。
4、优质草鱼苗的选择,判断草鱼苗是否优质,可以通过“四看”来确定。“第一看”,看苗种的规格,优质的鱼苗出塘的规格一致,个体肥壮,体质均匀。“第二看”,看苗种的体色,优质的草鱼苗鱼体淡金色,灰黑色网纹鳞片明显,鱼体越健壮,淡黄色越明显。“第三看”,看苗种的黏液及光泽。优质的苗种体表有一薄层黏液,用以保护鳞片和皮肤,免受病菌侵入,因此体表呈现一定的光泽,而当鱼受伤或生病时,要么体液分泌少,要么分泌过多,那么鱼体就会使去光泽。“第四看”,看苗种的活动情况,优质的苗种,游动活泼,逆水性强,采食力强,易受惊吓等。
5、优质鱼苗种的来源,除了通过上述直观的判断选悔手脊择优质苗种外,我们还应了解苗种的遗传性能。如繁殖亲鱼有没有遗传性疾病,缺陷或者是否存在近亲繁殖等情况。而这些情况往往无法直观判断,因此只能通过询问等方式获知。不过在选购苗种时,最好还是在有正规生产资质的鱼种场购买为好,这样所有购买的苗种质量才可能有保证。
6、放养前的消毒,放养前对池塘的消毒清塘,是养鱼必不可少的功课。清塘一般釆用生石灰进行,每亩用量为50~100公斤。清塘时应将池塘保持3~5厘米的水位,然后将生石灰溶解成石灰乳,趁其温度较高时,全池均匀泼洒。为提高其消毒的效果,次日可用铁耙等耙动池底,使石灰与淤泥充分融合。生石灰清塘消毒后一般5~7天即可注水放鱼。
7、放养鱼种前,还应对鱼种进行浸泡消毒,浸泡鱼种,能有效杀死鱼体所携带的病原微生物,以及寄生虫等。浸泡鱼种最常用的就是3%的食盐溶液,当然也用0.5g/升的聚维酮碘溶液,或者10g/升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溶液,浸泡鱼种10~15分钟。
8、合理的放养密度与品种搭配,鱼塘的放养密度,一般取决鱼塘的基本条件,如水源状况,池塘的深度,设施配备,放养鱼种的规格,以及饲养管理水平等。举个例子,要想草鱼长得快,如果放养150g左右的大规格鱼种,那么其亩放养量应保持碧渗在1000尾左右。
9、草鱼比较喜欢清新的水质,水质太肥,草鱼的采食生长,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草鱼的食量较大,每天都会排泄大量的粪便,而草鱼的粪便,很容易被水里的浮游生物利用,这样往往就会形成,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造成水体过肥的情况。因此应搭配一些能净化水质,而又不和草鱼抢食的品种,如鲢鱼和鳙鱼。这些鱼不但可以利用浮游生物加速自身的生长,还能起到净化水质,达到促进草鱼生长薯喊的作用。
如何养殖草鱼 怎么养殖草鱼
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的俗称有:鲩、油禅侍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混子、黑青鱼等。英文名:Grasscarp。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判晌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习性:
草鱼草鱼一般喜栖居于江河、湖泊等水域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具河湖洄游习性,性成熟个体在江河流水中产卵,产卵后的亲鱼和幼鱼进入支流及通江湖泊中,通常在被水淹没的浅滩草地和泛水区域以及干支流附属水体(湖泊、小河、港道等水草丛生地带)摄食育肥。冬季则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草鱼性情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性贪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其鱼苗阶段摄食浮游动物,幼鱼期兼食昆虫、蚯蚓、藻类和浮萍等,体长约达10厘米以上时,完全摄食水生高等植物,其中尤以禾本科植物掘袭锋为多。草鱼摄食的植物种类随着生活环境里食物基础的状况而有所变化。
繁殖
草鱼(白鲩)草鱼和其它几种家鱼的生殖情况相类似,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在静水中产卵。产卵地点一般选择在江河干流的河流汇合处、河曲一侧的深槽水域、两岸突然紧缩的江段为适宜的产卵场所。生殖季节和鲢相近,较青鱼和鳙稍早。生殖期为4-7月,比较集中在5月间。一般江水上涨来得早且猛,水温又能稳定在18℃左右时,草鱼产卵即具规模。草鱼的生殖习性和其他家鱼相似,达到成熟年龄的草鱼卵巢,在整个冬季(12月至2月)以Ⅲ期发育期阶段越冬;在3-4月份水温上升到15℃左右,卵巢中的Ⅲ期卵母细胞很快发育到Ⅳ期,并开始生殖洄游,在溯游过程中完成由Ⅳ期到Ⅴ期的发育,在它溯游的行程中如遇到适宜于产卵的水文条件刺激时,即行产卵。通常产卵是在水层中进行,鱼体不浮露水面,习称“闷产”;但遇到良好的生殖生态条件时,如水位陡涨并伴有雷暴雨,这时雌、雄鱼在水的上层追逐,出现仰腹颤抖的“浮排”现象。卵受精后,因卵膜吸水膨胀,卵径可达5毫米上下,顺水漂流,在20℃左右发育最佳,大约30-40小时孵出鱼苗。
生长
草鱼养殖草鱼生长迅速,就整个生长过程而言,体长增长最迅速时期为1-2龄,体重增长则以2-3龄为最迅速。当4龄鱼达性成熟后,增长就显著减慢。1冬龄鱼体长为340毫米左右,体重为750克左右;2冬龄鱼体长约为600毫米,体重3.5公斤;3冬龄鱼体长为680毫米左右,体重约5公斤;4冬龄鱼体长为740毫米左右,体重约7公斤;5冬龄鱼体可达780毫米左右,体重约7.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35公斤左右。草鱼生长快,个体大,最大个体可达35公斤。肉质肥嫩,味鲜美。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5.5-26.6克,脂肪1.4-8.9克,热量83-187千卡,钙18-160毫克,磷30-312毫克,铁0.7-9.3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17毫克,尼克酸2.2毫克。草鱼因食性简单,饵料来源广泛,且生长迅速,产量高,常被作为池塘养殖和湖泊、水库、河道的主要放养对象。自1958年人工催产、受精孵化技术成功后,鱼苗、鱼种来源容易,已成为我国主要精养对象。草鱼还因其能清除水体中及沿岸的草,而被渔民用于在外荡放养一、二年,以开荒除草。草鱼因其能迅速清除水体各种草类而被称为“拓荒者”。我国唐代末期在广东有将荒田筑埂,灌以雨水,放养草鱼一、二年,以清除野草,使成熟田的记载。草鱼常与鲢、鳙混养在一起,投入青草饲养草鱼,而遗留在水中的饲料和草鱼排出的废物,以培养浮游生物,作为鲢、鳙的饲料。
【养殖技术】
【无公害草鱼高效快速养殖技术】过去常规养殖草鱼都是以混养为主,3年才能养成,成本高,资金占用时间长。笔者总结推广了无公害草鱼高产高效快速养殖技术,现介绍如下。1、池塘要求:池塘面积以10-20亩为宜,水深2-2.5米,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每10亩池塘配套功率为3千瓦的增氧机和自动投饵机各1台。2、池塘清整:冬季排干池水,冻晒20天以上。鱼种放养前15天,进水10-2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清塘消毒。3、鱼种放养:春节前后,每亩放规格为200-250克/尾的草鱼种300尾,规格为15-20尾/公斤的鲫鱼种300尾,规格为5-6尾/公斤的鲢鱼种50尾、鳙鱼种10尾。鱼种放养前用5%食盐水浸泡消毒5-10分钟。4、饲料投喂: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饲料蛋白质含量在28-32%,辅投青绿饲料。饲料投喂遵循“前粗后精”和“四定四看”的原则,一般每天投喂2次,以2小时内吃完、草鱼摄食8成饱为宜。3-6月以投喂蛋白质含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