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疾病预防措施 养殖户疾病预防方案
时间:2023-09-09 14:41:57 作者:矢野浩二 兔养殖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_兔子养殖方法
在养殖兔子的时候,主要有哪些的疾病呢,常见的有哪些怎样去预防和治疗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兔养殖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兔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便秘
预防本病应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青粗饲料和精饲料,饲喂定时定量,限量饲喂高粱等易引起便秘的饲料,经常供给家兔清洁饮水,加强运动。
治疗时对患兔者升凳应及时去除病因,停食,供给清洁饮水,适当增加运动,按摩腹部。治疗时应注意制酵和通便。常用药物有人工盐(18%食盐、44%干燥硫酸钠、36%碳酸氢钠、2%硫酸钾混合而成),成年兔5~6克,幼兔减半,加适量温水口服。温肥皂水或高锰酸钾水,用人用导尿管灌肠,30~40毫升/次,效果甚佳。石蜡油,成年兔15毫升,幼兔减半,加等量温水口服。植物油,口服,每天10~20毫升/只。
2臌气
断奶幼兔应少量多餐,同时加强日常运动。加强饲养管理,不喂不洁、腐败变质、含露水、冰冻、饲料,限喂易发酵、易膨胀的饲料。饲喂时应遵循定时、定量、定质的原则,切勿饥饱不匀。对便秘、结肠阻塞要及时治疗,做好兔球虫病的预防工作。兔一旦发病应立即停食,治疗应遵循制酵与缓泻的原则。二甲基硅油片,25毫克/只,内服。十滴水(主要成分为樟脑、干姜、大黄等)3~5滴,加薄荷油1~2滴。硫酸镁5克,一次内服。患兔在给药的同时让其充分运动,不断按摩腹部,必要时可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10~0.25毫克。
3食毛症
供给兔全价日粮,尤其是提高粗纤维和含硫氨基酸水平。气候多变期间,饲料中添加硫酸盐,如硫酸钠或硫酸钙,剂量为1.0%~1.5%,也可加入1%~2%的笑配硫黄。一旦发现食毛兔后,立即将主动食毛的兔子拿出,进行隔离饲养。给饲料中添加0.1%~0.2%胱氨酸、蛋氨酸或0.5%~1.0%的毛发粉,通常7天左右可以得到控制。
4毛球病
精粗料比例要适当,日粮总营养要平衡。供给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及时清理掉在饮水盆和垫草上的兔毛,笼地板及笼壁上的兔毛可用火焰喷灯烧掉。兔笼要宽敞,不要过于拥挤。经常让家兔有足够的运动。每星期停喂一次粗饲料,或在饲料中添加1.87%氧化镁可减少本病的发生。
病情较轻者多喂些青绿多汁饲料,多运动即可治愈。早期为排除毛球可内服植物油,如蓖麻油、豆油,10~15毫升/次。后让家兔在空旷有围墙的地上运动,待能进食后喂给易消化的柔软饲料,也可用手按摩胃肠,排出毛球。兔食欲不好时,可喂等健胃药。对于治疗无效者应施以外科手术。
5软骨病
饲料中应经常添加骨粉、蛋壳粉等含钙、磷丰富的饲料,同时补充维生素D添加剂。患兔应多晒太阳,多运动,尤其是冬季,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和钙、磷的吸收。治疗时用鱼肝油,一次性内服1~2毫升,并配合内服骨粉2~3克,磷酸钙1克,乳酸钙0.5~2.0克。维生素D2胶性钙注射液,肌肉注射,1000~5000国际单位/次,每天两次。
6维生素E缺乏症
经常喂给兔青绿多汁饲料,如苜蓿、大麦芽等。避免喂含不饱和脂肪酸酸败饲料。补充维生素E制剂。及时治疗兔肝脏疾病,例如兔球虫病等。发生维生素E缺乏时,可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每天每千克体重0.32~1.40毫克。或肌肉注射维生素E制剂,1000国际单位/次,每天两次,连用2~3天。
7霉变饲料中毒
禁喂霉变饲料,加强饲料保管,防止霉变。本病无特效首旅解毒药。一旦发生本病,首先要停喂发霉饲料,用2%碳酸氢钠溶液50~100毫升灌服洗胃,然后5%硫酸钠溶液50毫升,外加维生素C2毫升,或将大蒜捣烂喂服,2克/次,每天两次。也可试用两性霉素、制霉菌素等抗真菌药物治疗。10%葡萄糖注射液50毫升,加维生素C2毫升,每天1~2次,静脉注射,或氯化胆碱70毫克,维生素E10毫克,钴胺素5毫克,一次性口服,均有一定效果。
8抗生素中毒
严格遵守药品使用说明用药,严禁超剂量长期连续用药。确因生产需要而在饲料中预防性添加抗生素时,要有一定的间隙期,并要控制每次用药的时间,以防蓄积性中毒。
治疗本病首先应停止用药,立即灌服1%~2%碳酸氢钠溶液100~200毫升,同时静脉注射10%葡萄糖、维生素C1~2毫升,以保护肝脏,稀释药物和促进药物排出。急性病例,还应投给盐类泻剂缓泻。
家兔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
1球虫病
预防。本病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兔场、兔舍应建在干燥、向阳的地方,而且保证通风良好,改变传统的地面散养习惯,这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兔笼地板用木条、竹板或铁丝网制作,竹板间隙或网眼以能漏下粪球为宜。食盆、饮水器、草架或固定在笼外,或高于笼底板,防止被粪尿污染。定期对兔笼、用具进行消毒,兔粪尿要堆积发酵,杀灭粪中卵囊。兔球虫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带虫成年兔排出的粪便,因此要定期对成年兔进行驱虫。采用母仔分离饲养法,大小兔分笼饲养,减少仔、幼兔与成年兔接触机会,可有效地降低感染机会。死于球虫病的兔要深埋或焚烧,不能乱丢,以防病原扩散。加强饲养管理,供给全价饲料,更换饲草饲料要逐步过渡,幼兔饲料可加适量鱼粉、海带,以增强抗球虫病的能力,发现病兔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
治疗。氯苯胍,预防用0.015%混饲,从开始采食到断奶后45天;紧急治疗用0.03%混饲,用药一星期后改为预防量。莫能菌素,预防用0.003%混饲,治疗用0.004%混饲。甲基三嗪酮,可作为治疗兔球虫病的特效药物,预防量为0.0015%饮水,连喂21天;治疗为0.0025%饮水,连喂两天,间隔五天,再喂两天,即可完全控制球虫病。“扑球”(主要成分为氯嗪苯乙氰),饲料中或饮水中添加0.0001%浓度,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本病。“球痢灵”(二硝托胺),按每千克体重50毫克内服,每天两次,连用五天,可有效预防球虫病的发生。“克球多”(氯羟吡啶、可爱丹),预防用0.02%混饲,治疗用0.025%混饲。磺胺二甲基嘧啶,内服每千克体重0.01~0.15克,每天三次,连用3~5天。磺胺喹恶啉(SQ),预防量按0.05%浓度饮水三星期,治疗量按0.1%饮水,与二甲氧苄胺嘧啶(DVD)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2弓形体病
预防。养兔场(户)应开展灭鼠活动,同时禁止养猫。加强饲料保管,防止被猫粪污染。留种时须经弓形体检查,确为阴性者方可留用。对检出的病兔和隐性感染兔,应隔离治疗或淘汰,病死兔尸体要深埋或焚烧,同时对兔舍、笼具、场地用1%来苏儿、3%烧碱液或火焰进行彻底消毒。
治疗。磺胺间甲氧嘧啶,每千克体重0.07克肌注,每天一次,连用3~5天。如果配合甲氧苄胺嘧啶(TMP)抗菌增效剂,比较理想。磺胺嘧啶,按每千克体重70毫克,联合乙胺嘧啶,按每千克体重2毫克,首次量加倍,每天两次内服,连用3~5天,疗效确切。对本病流行的兔群,可进行药物预防,内服磺胺间甲氧嘧啶(0.05%)、联合乙胺嘧啶(0.0025%)。由于该病属人畜共患病,饲养人员要加强对本病的防范。
3豆状囊尾蚴病
预防。兔场内禁止饲养狗、猫,以防其粪便污染兔的饲料和饮水。同时禁止外来狗、猫等动物进入兔舍和饲料加工间。严禁用含有豆状囊尾蚴的兔内脏喂狗、猫,同时对狗、猫进行定期驱虫,可用吡喹酮,用量按动物每千克体重口服5毫克。驱虫后对其粪便严格消毒。
治疗。对可疑病兔可采用吡喹酮,每千克体重10~35毫克,口服每天一次,连用五天。甲苯咪唑或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35毫克,每天一次,连用三天。
4肝片吸虫病
预防。注意饲草和饮水卫生,不喂沟、塘及河边的草和水。对病兔及带虫兔驱虫,驱虫的粪便应集中处理,以达到灭虫卵的目的,消灭中间宿主椎实螺。
治疗。硝氯酚,具有疗效高、毒性小、用量少等特点,按每千克体重1~2克肌肉注射。双酰胺氧醚10%混悬液,每次每千克体重100毫克口服。丙硫苯咪唑,每千克体重3~5毫克,拌入饲料中喂给。“肝蛭净”(三氯苯达唑),每千克体重10~12毫克,一次口服。
5栓尾线虫病(兔蛲虫病)
预防。加强兔舍、兔笼卫生管理,对料盒、饮水用具定期消毒,粪便堆积发酵处理。引进的兔种要隔离观察一个月,确认无病方可入群。对兔群每年进行两次定期驱虫。可用抗蠕敏(丙硫苯咪唑),每千克体重10毫克,口服,每天一次,连用2~3天。
治疗。丙硫苯咪唑,每千克体重10毫克,口服,每天一次,连用两天。左旋咪唑,每千克体重5~6毫克,口服,每天一次,连用两天。哔哌嗪,混于水。
兔子养殖方法
1.什么动物都离不开水,兔子也一样,给兔子喝的水一定要是干净的白开水。
2.兔子不能长期只食用蔬菜,如果兔子长期吃蔬菜,蔬菜腐烂会堆积在肠里,容易得肠炎而死。应该是:1-6个月=适量苜蓿干草+无限量提摩西干草+幼兔粮+白开水;6个月以上=无限量提摩西干草+成兔粮+白开水+少量蔬菜水果(蔬菜必须是不带水分的),兔粮只要给一小把给它吃就好。
3.兔子的居住环境要卫生、干燥、通风的,如果环境潮湿、不卫生,容易滋生细菌,造成兔子得皮肤病。
4.兔子用品要定时清洗消毒,包括它的食具、兔窝、玩具等等。
5.笼养的兔子每天要保持1小时以上的活动时间。
6.怕兔子乱拉,可以教它上厕所,它的尿液粪便要每天清理,如不清理,堆积久了会产生氮气。
7.抓兔子时千万不能抓兔子的耳朵,耳朵是兔子的重要器官,兔子没有汗腺,必须用耳朵散热,兔子的耳朵不是长来让人抓的,如果把兔耳抓伤造成神经受伤,将造成兔子的耳朵直不起来、无法转动,正确的抓兔子方法应该是:用一只手拖住兔兔的背,用另一只手抬着兔兔的屁股,让兔兔的腿和肚子都朝前。
养鸭常见疾病如何防治以及措施是什么?
鸭子在农村地区是非常常见的养殖家禽,现在鸭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欢迎,绝芦养鸭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养鸭虽普遍,但管理起来却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尤其是各类疾病的危害,若防治不当,则直接会影响到养殖效益。
那么养鸭常见疾病如何防治以及措施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下吧。
鸭子在农村地区是非常常见的养殖家禽,现在鸭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欢迎,养鸭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养鸭虽普遍,但管理起来却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尤其是各类疾病的危害,若防治不当,则直接会影响到养殖效益。
那么养鸭常见疾病如何防治以及措施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下吧。
1、鸭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主要是有大肠杆菌引发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
主要症状表现为:食欲废绝、精神萎靡,体温升高发热;腹泻,粪便稀薄有恶臭,还夹带血丝;呼吸困难,最后衰竭窒息而死。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防止细菌滋生繁殖侵染。
(2)不要喂食发霉、变质的饲料,尤其是夏季高温的时候,饮水也要勤换。
(3)大肠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有效药物进行治疗。
2、鸭热应激
即鸭的中暑症,是鸭只夏季生产的一大障碍。
主要症状表现为:精神不好,喜饮不食,翅膀下垂;呼吸快速,张口喘息,进而呼吸困难,体温升高;严重时步态摇晃,站立不稳。
防治措施:
(1)用少量清凉油涂擦鸭的头部,用针尖刺破翅静脉放血,同时灌少量的冰水并返带或凉水。
(2)大群鸭子发病,可在饮水中加入禽用口服补液盐,疗效十分显著。
3、鸭瘟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死亡率的传染病,俗称“大头瘟”。
主要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颈部收缩,食欲废绝;眼部流泪,眼睑肿胀,鼻部有粘性分泌物,导致鸭子呼吸困难;粪便常常为绿或灰白色,最后鸭为败血症状死亡。
防治措施:
(1)做好鸭群分群工作,不同品种世衡、日龄的鸭分开饲养。
(2)禁从鸭瘟疫区进鸭。
平时严格执行对鸭舍、运动场、管理用具、运鸭车辆的消毒工作。
(3)注射鸭瘟疫苗是防治鸭瘟唯一最有效的措施。
4、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传染性浆膜炎也叫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主要症状表现为:嗜睡,两肢软弱,跛行或卧地不起,行走摇晃;眼、鼻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眼周围毛粘连形成“眼圈”;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部分雏鸭腹部膨胀。
防治措施:
(1)改善育雏舍的卫生条件,特别是通风、干燥,饲养密度合理,平时要勤换垫草,经常消毒。
冬春季节还要做好鸭舍的防寒保温工作。
(2)使用鸭疫里默氏杆菌灭活苗,6日龄接种一次,进行免疫预防。
(3)用多种抗菌素,比如阿普霉素、硫酸粘杆菌素、庆大霉素等连用4-5天,进行治疗。
近几年来,随着养鸭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养鸭已发展成为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与此同时,各养殖地区鸭病的频发,严重阻碍了养鸭行业的发展,也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想要养好好,做好防病工作是关键要点之一。
养殖户应该怎样预防猪流感?
预防措施: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管理,严格消毒,环境消毒可选用0.3%-0.5%过氧乙酸;严格控制鼠、猫、狗、鸟类和其它家禽进入猪场;不坦中败在猪场饲让颤养鸭、鹅等;育肥舍进行全进全出制可以减少该病的发生,但很难根除;饲养员患流感时禁止进入猪场;用当地流行血清型毒株制成单价或多价苗进行免疫。
1、铺垫和勤换干草,并定期用5%的烧碱对猪舍进行消毒。
2、密切注意天气变化,一旦降温,及时取暖保温。
3、防止易感猪对感染的动物接触。人发生A型流感时,也不能与猪接触。
4、用猪流感佐剂灭活苗对猪连续接种两次,免疫期可培伍达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