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蟹养殖技术与管理视频 青蟹养殖最新方法
时间:2023-09-09 13:33:40 作者:不要说分手 怎么养活螃蟹?
1、可以放水里,但不能泡在水里。
2、选活力旺盛的螃蟹,准备一个30-50公分高的塑料桶/盆,把螃蟹放入其中不能层叠;然后加水至螃蟹身体的孝颤一半高主要是保湿,不能把螃蟹全部旦誉埋住。因为您不太可能备有增氧设备,如果水太深螃蟹会缺氧窒息而死。桶/盆无须巧迟败加盖,每天检查螃蟹,把活力不足的螃蟹及时吃掉,采用这种方法保存螃蟹,气温不高的时候螃蟹保存可超过5天。
3、新鲜的活螃蟹可放入冰箱冷藏室中保存,将温度调至为5℃~10℃之间,盖上毛巾便可短时间储存,另外也可用塑料盆保存,注入清水至螃蟹身体一半高度,在室温的环境下可保存半个月时间,对于煮熟的螃蟹可用保鲜膜保存。
人工养青蟹养殖技巧
1、放养规格及时间:夏苗放养一般在6~7月,规格为15~50克(平均25克)左右,经3~4个月养殖后,当年能达商品蟹规格;秋苗放养一般在9~枝档10月,规格在10~20克,越冬养殖至翌年5~6月份,可达商品规格。如越冬放养数量不足,尺凯可在第二年3~4月再补养50~100克蟹种。育肥养殖,一般9~10月收150~200克以上并已交配的瘦蟹,养殖30~40天可达膏蟹。
2、放养密度。4~5月份放养50~100克/只越冬蟹,每亩放苗200~500只为宜,如规格偏小可适当增加放苗密度,约二个月可以轮捕。此时正是夏苗苗发季节,可以放养小规格夏苗,亩放养苗种数量为每亩1000~1500只左右为宜。育肥养殖放养时间在8~10月,放养密度视环境条件可掌握在500只/亩左右为宜。
3、水质管理。大潮汛期海水能自然进出,池内水体能得到充分交换,不存在水质问题,在小水潮到来前夕,检查修复土坝的渗漏水,加高溢水口高程,蓄满水位,一般保持水位在滩面上0.5米左右猛困乱,遇大暴雨时,让溢水坝溢出上层淡水,以防海水盐度突然下降而致青蟹发病。
养殖青蟹方法青蟹如何养殖
1、巡查:定期巡视池塘可以及时了解青蟹的进食活动情况,以及观察水质的变化,每天早晚各巡查一次。检查水池的情况,进出水口,防逃设备,以及青蟹各个方面的生长状况等。要定时查看天气预报,在各种天气突变之前做好一切准备,特别是在下了雨之后要及时换水。因为下雨之后池水的变化是对青蟹会有潜在的威胁的,蟹是养殖项目中最会出逃的动物,一定要防止它在养殖过程中出逃。
2、水质:想让青蟹良好的生长发育,那么保持水质的干净清澈是必不可少的。青蟹养殖中会出现多次的蜕壳没野现象,只要让青蟹顺利的度过几次蜕壳现象,才能使青蟹彻底成年。青蟹蜕壳中不仅要保证水质的干净与卫生,还要保证水中的溶氧量含量充足,如果没有达到要求,青蟹蜕壳无法正常进行,生长速度减慢,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根据池塘中水质的变化与其他方面的情段缺况例如溶氧含量等适量换水。
3、饲料:蟹都是肉食性的动物,青蟹也不例外,可以多多投放荤料,配合适量的植物型饲料。荤料可以用小鱼小虾、破壳田螺贝类等物质。不可一次投放过量,应该秉承着多投少量的原则,保证饲料卫生、无毒无菌,不能投放腐烂变质的饲料,不然将会对青蟹的生长发育产生极大的危害。根据养殖数量、青蟹进食情况等决定投放量,如果水面上漂浮着吃剩的饲料要及时将其捞出,避免污染水质。
4、越冬:越冬管理一定要做好,处理不当会造成青蟹受冻死亡,准备过冬时,将池内的水位降低,青蟹会在池塘握察辩两边内或者是池塘开始挖洞股东。空气温度降低时增加水位,提高池塘温度,防止被冻坏,降低了青蟹的成活率。蟹在温度低于十度时会停止进食,所以我们不用投食,当越冬成功,气温逐渐回升时就要逐渐投食,为青蟹补给过冬丢失的营养。温度过低时,饲养人员可视实际情况实行人工保温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