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中蜂用什么箱子最好 中蜂养哪种方法最好呢_种植养殖_茶知识

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养中蜂用什么箱子最好 中蜂养哪种方法最好呢

时间:2023-09-08 20:54:01 作者:我很想知道

适合中蜂继箱饲养的技术方法

  养蜂技术是很有学问的,那么中蜂继箱饲养的方法是什么?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中蜂继箱饲养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中蜂继箱饲养的方法
  中蜂双王继箱饲养可以采用中蜂十框标准箱。方法是用闸板将箱内一分为二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分别开设在箱前向。平时平箱饲养双王群,流蜜期叠加浅继箱取蜜。采用FWF型中蜂箱双王继箱饲养,方法是用闸板(或框式隔王板)将箱内一分为二成2个室,每室各养1群,巢门分别开设在箱前向,或1个设在箱前向,1个设在箱侧脊世向。这种蜂箱其巢框(内围尺寸宽为300mm,高为175mm)大小只有朗氏框的1/2,每个箱体容纳12个巢框,当底箱满箱时,就要像意蜂上继箱那样,用继箱扩大蜂巢,将子脾调上继箱,并根据需要上、下调整巢脾,进行继箱饲养。流蜜期,用继箱取蜜,或同时也可采用2块框式隔王板将2群的蜂王分别限制在底箱侧向1~2框范围内产卵,底箱内中央也供贮蜜,或用囚王笼将1只王扣起来,用1块框式隔王板将另1只蜂王限制在底箱一侧1~2框范围内产卵繁殖,底箱内其他部分供樱册肢贮蜜。
  中蜂饲养的技术
  1、过箱条件:应在外界有蜜粉源并且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不宜在阴雨天及大风天进行。蜂群应选择强群且过箱蜂数达三、四框以上为宜。此外,还应备好过箱用具。

  2、过箱方法:过箱方法包括两种。一是翻巢过箱,就是将原蜂巢翻转180度,使巢脾的下端朝上,利用蜜蜂向上的习性,驱使蜜蜂迅速离脾进入蜂笼。二是不翻巢过箱,是指对那些不能翻转的蜂巢而采取的过箱办法。不论那种办法过箱,操作时应有两三人协助,其中一人脱蜂、割脾、绑脾,一人收容蜂团入笼、协助绑脾以及清理残蜜等。

  3、注意事项:一是在过箱开始前将原巢清理干净,以免操作时污染蜂巢;二是要细心操作,不要搞散蜂团;三是场内若有活框饲养的蜂群,最好采用借脾过箱的方法;四是及时清理洒落在箱外、地上的蜂蜜或碎脾,防止盗蜂。

  4、过箱后的管理:首先要缩小蜂箱巢门,观察工蜂活动情况,若在第二天工蜂能积极进行采集和清巢,并携带花粉团回巢,表示蜂群已恢复正常;其次,在三四天后对蜂巢进行整顿,粘牢的可以除去绑线,若发现失王,要选留1~2个好王台或诱入一只蜂王;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若蜂群强壮,且又正当流蜜时期,应及时加础造脾,以更新蜂巢,促进蜂群繁殖。
  中蜂强群饲养的方法
  l、组织双群同箱饲养

  中蜂弱群的繁殖能力较差,很难在大流蜜期时达到强群的群势。在蜂场的分蜂季节里,经常可以用蜂笼收捕到一些中等群势的蜜蜂。这时就可以组织双群同箱饲养了。方法如下;用蜂笼收捕到蜂群时,把它暂时放在一个较为阴暗的环境里,用喷水器往蜂群的表面喷洒少量的水雾,使其安静。这时,应在离弱群较近的位置(大约要间隔1.5米以上)放置一个空蜂箱,蜂箱的巢门出处应和弱群的巢门方向一致,但两个巢门只开其中的一个(应与弱群的巢门相反开启)。准备好覆布和隔板,在其他强群中调出一个子脾置于空蜂箱中,增加蜂群的恋巢性,根据蜂量加入适量的巢础。子脾和巢础不要靠近箱壁。

  准备工作完成后,把新分群从阴暗的环境中提出,把蜂群震落于已准备好的空蜂箱中,迅速地盖上覆布和箱盖,在箱外观察,不要惊动它。傍晚,天色暗淡时,弱群的采集蜂己基本回巢。在弱群中加入一个隔王板,此时应关闭弱群的巢门,轻轻地打开新分群的蜂箱,将全部蜂脾提在弱群隔王板的另一侧,姿敬打开巢门,然后移走空蜂箱。待零散的蜜蜂飞回后,再打开弱群的巢门。两群同箱饲养一个夜晚,于清晨,关闭弱群的巢门2个小时左右。待新分群认巢后,再打开弱群的巢门。这样就做到了双群同箱饲养。如果两群都比较弱,饲养几天后可以淘汰其中一只品质较差的蜂王,合并为一个单王群,到大流蜜期时可以形成一个强群。

  2、组织双王群饲养

  中蜂的生物学特性:表明其自然群势显著小于意蜂的群势。据笔者的观察,中蜂的群势控制在每群5--6框蜂(意蜂标准箱)时较容易控制分蜂热,:集效果也好。在中蜂的实际饲养中,为了合理地利用有效的空间,增加采蜜量,宜饲养双王群。在双王群的饲养中,引王是关键。笔者曾经做过实验,蜂量达到4框蜂时,用隔王板将其分成每边各2框的蜂群。

  让无王的一侧失王2小时以上,引入一个成熟的(即将出房的)王台。处女王出房后l一2天还可以在巢脾上看见。但,其做认巢飞行返回时,常飞到有蜂王的那一侧,引起两只蜂王争斗,使得箱内两边或一边失王。可以在蜂箱前的空地上找到其中的一只死去的蜂王。因为处女王认巢飞行返回时箱外虽有明显的标志物,但仍易于偏向箱外蜂多的一边,所以用这种方式培育的双王群成功率较低。笔者曾经用l0群蜂做过实验,只成功了l群。经实践,要培育双王群,宜在隔王板一边用间接法引入一只产卵王。并同时缩小原巢门的大小,防止工蜂偏集原群的那一铡。要获得产卵王可以组织交尾群,并适当补充工蜂封盖幼虫脾给交尾群,用于增强交尾群。

  3、1补充饲喂。早春蜂群的繁殖,容易遇到巢内无蜜无粉的情况。尤其是南方中蜂,早春虽然有一些蜜、粉源,但是这个季节通常会出现连续几十天的阴雨。由于蜂群无法采集,导致蜂群缺少蜜、粉。此时进行补充饲喂显得至关重要了。

  对蜂群的饲喂要用优质的蜜水。蜜水的浓度要适当,应有粘稠状。如果蜜水浓度太低,工蜂要通过扇风来排水,这样会增加工蜂的负担。饲喂的量要根据蜂量来定,蜂多的多喂,蜂少的少喂。第一次尽量少喂一些,逐次增加,但要做到一个晚上能吃完。饲喂器中要放人—些稻草等漂浮物,以防止蜜蜂淹死。饲喂要选择晚上(无月光)的时候进行。如果蜂箱被电灯光线直射,应暂时关闭巢门进行饲喂。以免蜜蜂嗅到蜜味后,引起兴奋,大量出巢,以至损失部分的采集蜂。白天不能饲喂,以免引起、盗蜂,给蜂场造成损失。

  3、2造脾饲喂。中蜂管理过程中,常遇到蜂群需要扩大巢房(尤其是新分群)的情况。在一般的蜜、粉源的情况下造脾,效果不好,容易造成弧形脾或月牙脾,这样不利于蜂群的繁殖。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奖励饲喂的方法来造脾。对要急造脾的蜂群,白天应抽出一些老旧脾,再加入巢础,要使蜜蜂密集于巢脾上。如4框蜂密集成3框蜂。

  当晚用较浓的蜜水,量多进行奖励饲喂,应使其当晚能全部吃完。连续奖励饲喂几天,这样就可以造成一个标准的新脾。每次只造一个巢础,不要贪多。3、3育王饲喂。对于要准备育王的蜂群,要提前一两天进行奖励饲喂,饲喂的蜜水浓度要高而且优质。开始培育蜂王后,要连续饲喂,直到王台封盖。这样造出的蜂王个大、体长、健康。

  4、勤造新脾

  根据中蜂的生物学特性,它喜新脾,厌旧脾。蜂王喜欢在新脾上产卵,有利于蜂群培育出的体格健硕工蜂。但其缺点就是每年要换脾。在中蜂的强群饲养过程中要勤于造脾,最好每群蜂每年都要造几张新脾。早春是蜂群由弱变强的关键时期,此时要抓紧造脾。由于这时外界的蜜、粉不够丰富,蜂量也较少,不宜直接采用巢础造脾。

  可选用巢脾上部比较完整(上部蜂蜡呈黄色,没有啃咬)的巢脾,用利刀把下部蜂群啃咬过的黑褐色巢脾割去,形成一个弧形,再加回到蜂群中修造,使蜜蜂密集,不用多久,工蜂就能在下部修筑出完整的新脾。这样就省时省力,蜂群就能够逐渐地强壮起来。大流蜜期时要多造新脾,逐步淘汰老旧脾。

  5、年年换王

  中蜂蜂王使用一年以上时,由于其体内散发的蜂王信息素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以至蜂群难以维持大群,抗病能力也有所下降。为了维持蜂群的强壮群势,笔者的蜂场大部分蜂群每年都要更换老蜂王。换王时,以自然王台为主,人工王台为辅。分批次地一次性大规模地换王。对于个别品种性状较好的蜂王,可以保留为种用蜂王。引入蜂群的王台,应选用个大、体长的成熟王台(最好是l一2天内处女王会出房的王台)。待处女王交配成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行为稳健,具有王者风范,产卵能够集中成片的蜂王,即为好王。

活框中蜂养殖好还是格子箱中蜂养殖好

  活框中蜂养殖和格子箱橡颂中蜂养殖是两种不同的方法,优点是各有千秋,谁最优还没有定论。
  中蜂活框饲养是一源庆种科技的进步,是精养的基础,是机械化发展趋势的前奏,活框更利于蜂群的管理、病虫害的防治和灵活的调控。可以产多种蜂产品,可以取到单一蜜种,产量高。认为土养是一种原始的,落后的,将被淘汰的方式。
  土养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饲养方式,中蜂抗逆性强,能最大地节省人力劳动强度,可以一人多养,“养蜂不用种,只要勤做桶”。蜂蜜好卖,价钱高。认为,活框饲养,违背了中蜂的生物学特性,是对中蜂习性的一种扭雹如握曲和摧残。

如何更好的养殖中蜂

中蜂指中华蜜蜂,养殖管理如下;
  1、放蜂场地选择
  中华蜜蜂放蜂场地应选择在远离工厂、矿山、公路等僻静的山坡、半山坡以及林木边沿、避开人畜骚扰或振动干扰,蜂场附近要有充足而清洁的水源。中华蜜蜂对大宗蜜源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对蜜粉植物种类要求较多,蜜源花期连续,没有太长的断蜜期,由于中华蜜蜂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外界零星蜜粉不断,避免引发盗蜂,便于管理。
  2、蜂群摆放
  由于中华蜜蜂驯养时间短,野性较强,定向能力较差,容易迷巢,因此摆放中华蜜蜂就不能象摆放西蜂那样成行、整齐而紧密、方向一致。摆放中华蜜蜂蜂群,群间距离要远些,前后交错,巢门方向不求一致,避免群间蜜蜂相互错投,造成相互斗杀。特别交尾群,更要加大大群之间的距离,防氏猛返止蜂王投错被杀。各箱体应用木桩垫起,防止蚂蚁对中华蜜蜂蜂群的侵扰,造成逃蜂。
  3、防止异味接触
  中华蜜蜂嗅觉灵敏,对异味反应很敏感。饲养中华蜜蜂的蜂箱最好是用西蜂用过的蜂箱。或选择无异味的木料做成的新蜂箱,新蜂箱在使用之前,先涂上少量的蜂蜡,消除木质气味,利于中华蜜蜂接受,防止飞逃。不用味重的药物防治蜂病,蜂箱、蜂具消毒后,必须彻底消除异味后方知旁可重新使用,蜂箱尽量采用灼烧方法进行消毒,防止异味刺激蜜蜂而造成逃群。
  4、蜂群管理
  中华蜜蜂嗅觉灵敏,盗性较强,防止盗蜂是管理中华蜜蜂的一项主要工作,应随时加以注意。最好在巢门闸板上分两排打6—8个小孔,孔径5—5.5mm。在饲养过程中,根据群势变化开放或堵塞小孔数。箱缝用塑料胶带封严。
  中华蜜蜂叩旧脾的习性是与其对巢虫(蜡螟)抵御能力差有关,饲养中华蜜蜂要勤造新脾更换旧脾,换出来的旧脾除保存少量采蜜期使用外,其余应及时淘汰化蜡,防止蜡螟卵虫带入蜂群,加高箱底与巢脾下梁间的距离,至少要有40毫米的间距。或者采用活底蜂箱,以便随时清除箱底上的蜡屑,以防蜡螟产卵。
  野生中蜂的蜂巢是:中心部歼饥位多为蛹脾,蛹脾外边是虫脾,虫脾外边是卵虫脾,卵虫脾外边是未造完整的新脾。整个蜂脾呈半球形各脾上部都有较大范围蜜粉圈,子圈均在各脾下部。因此管理中蜂不必过分强调调脾,繁殖期内尽量减少开箱次数,以免扰乱蜂群的正常生活秩序。
  分蜂季节适当增加检查次数。中蜂分蜂群出飞时间早,蜂王在王台里产卵后不等王台封盖,随时都有可能出飞。发现蜂群怠工等分蜂预兆时,采取人工分蜂加于消除。蜜源开花前,多次毁台维持强群群势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为提高采蜜量,流蜜初期可以合并蜂群或者调动外勤蜂组织强群采蜜。在采蜜期多造新脾。

上一篇:幸福树养护方法及注意事项 幸福树养殖技巧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养中蜂用什么箱子最好 中蜂养哪种方法最好呢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56672.html

使劲推荐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精选种植养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