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养殖鸡的方法视频 正确养殖鸡的方法和技巧
时间:2023-09-08 17:49:22 作者:幸福的泡泡 土鸡养殖方法
土鸡养殖方法:1、养殖方式:一般土鸡是采用散养蚂迅的方式,可以在山上,丛林等地方。2喂食时间:雏鸡期,每日喂5-6次即可,等到放养期人悔宽工补料就可以逐渐减少,大概2-3次。注意早上不能多喂,晚上可以适当加料。3、注意事项:在养殖土鸡时,一般选择兼用型鸡种,到3-6月份时进行育雏;还要做好免疫接种的措施。
扩展资料
土鸡,家禽的一种。有别于笼养的碧物亮肉鸡。其中以“山坡散养土鸡”为最好,公鸡冠大而红,性烈好斗,母鸡鸡冠极小。
土鸡也叫草鸡、笨鸡,是指从古代家养驯化而成,从未经过任何杂交和优化配种,长期以自然觅食或结合粗饲喂养而成,具有较强的野外觅食和生存能力。具有耐粗饲、就巢性强和抗病力强等特性,肉质鲜美。
土鸡,即本地鸡,有的叫草鸡、柴鸡、笨鸡。市场消费也不一样。故要选养适宜当地消费市场的品种,就广东而言,三黄鸡、杏花鸡、麻鸡均是较好的品种。土鸡是指国内地方鸡种。若与国外肉鸡杂交后,通常称为“仿土鸡”,如含外血较大,则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土鸡了。
鸡养殖方法 鸡怎么养
1、选种建舍
(1)选择品种通常以土鸡为主,因为土鸡的市场需求大、生长能力强、抗病能力高,选好品种后就开始建设鸡舍,鸡舍可选择建设在交通便利、背风、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
(2)条件良好的地方不仅有利于鸡的生长,还方便后期饲养管理,袭拆鸡舍要搭建好休息室,准备好食槽、水槽、温度调控设施,有利于促进鸡的健壮生长。
2、雏鸡饲养
(1)出壳后60天内是鸡的雏鸡期,这个时期的鸡体质比较弱,并且前10天内的成活率也较低,雏鸡对温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此首先要调控好温度,一般雏鸡对温度的需求,会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2)在前3天的时候,需要将温度控制在35℃左右,然后每隔3天降低1℃左右,直到30天左右时,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然后加强对雏鸡的管理,根据日龄规划拍早枣好养殖密度,并且30天内要保持日夜光照,30天后可适当降低每日的光照时间。
3、青年鸡饲养
(1)青年时期是属于鸡生长速度比较快的阶段,这个时期在育雏期过后的90天内,一般120天的时候,其体型就能逐渐接近成年鸡了,青年鸡需要在鸡舍内饲喂饲料,这时鸡舍内要准备好水食槽,然后在舍顶做好斜顶,避免下雨漏水。
(2)在饲喂青年鸡时,要将公母分开进行饲养,避免出现弱肉强食的现象,并根据日龄掌握好每天的投喂量,通常60-90天的鸡每天需投喂3次左右,然后90天后可减少1次投喂量,假如是种鸡的话,那么每次投喂量不宜过多,以免吃的太饱,使产蛋期延迟,影响产蛋率。
4、防治疾病
(1)土鸡常见的疾病主要有滴虫病、大肠杆菌病等,这些病对鸡的生长危害比较大,都会使鸡的成活率降低,影响养殖利润,因此在养殖时要做好鸡舍的卫生工作,每日及时清理鸡粪。
(2)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将鸡舍消毒,睁段并做好通风工作,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不可饲喂变质的饲料和饮用水,养殖时要规划好养殖密度,还需经常观察鸡的生长情况,当发现有异样的,要及时进行隔离,然后检查具体情况,再对症进行治疗。
小鸡养殖技术和方法 小鸡怎么养殖
1、通风。
首先就是鸡舍的通风工作,随着小鸡逐渐长大,对于氧气的含量也越来越大,所以要加强鸡舍内的通风,而且如果小鸡长时间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很容易引起疾病。鸡舍中的空气质量变差,很有可能导致小鸡产生呼吸道的疾病,要在鸡舍内设立通风口,但是要注意通风口吹出的风不能直接吹到小鸡,在冬季通风的时候,要做好鸡舍内的保温工作,防止小鸡感冒。
2、温度。
在上面我们也提到了鸡的幼雏期非常的脆弱,抗病能力非常的差,而且这个时期鸡对于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在小鸡破壳后要保证育雏室内温度在30度以上,之后养殖户可以根据小鸡的生长阶段,慢慢的下调温度,通常一周左右降低滑咐1-2度。在小鸡生长到一个月之后,室内的温度保持在26度左右。
3、湿度。
雏鸡舍内的温度不要太高,空气湿度不可以超过60%度,很多养殖户会忽略这个细节。鸡体表被毛汗腺发育并不发达,主要是通过呼吸来散热的,当小鸡处在一个高温湿热的环境中,很容易引起疾病,因此我们要提高鸡舍内的温度,做好通风工作,不要使小鸡造成呼吸道疾病的感染。
4、密度。
合理的密度是小鸡正常生长的关键,密度对于鸡的生长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接受誉圆内密度过大,饲料投喂不足,很有可能产生抢食的现象导致鸡的大小不均,而且在夏天很容易出现中暑的现象。因此养殖户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和鸡的生长状况调整好鸡舍内的数量。
5、光照。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光照,这是养殖户最容易忽略的一个细节,光照是小鸡在生长过程中是很有必要信虚纯的,光照的作用可以增加小熙的进食时间,提高小鸡的食欲促进鸡的生长,在鸡的不同生长阶段有求中光照时间和光照的方法,在人工补光的时候注意强度,强度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