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能移栽。
玉米育苗移栽是一项新的栽培技术,对于缓解大小春矛盾,抗旱早播,争取节令有重要作用。但有的农户没有掌握好育苗移栽技术,不仅没有增产,有的还减产。要做好玉米育苗移栽,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一、确定播期育苗播种的时间,要与大田移栽的时间紧密衔接。育苗过早苗龄大,移栽后生长不好,影响产量;育苗过迟,又达不到提早节令的目的。因此,适期播种,应根据移栽时间,确定育苗播种的时间,一般比直播栽培的玉米提前15~25天。
二、增大苗量为了匀苗、壮苗、不栽瘦弱苗,确保移栽后苗棵均匀一致,育苗时要适当增大育苗数量,一般比实际需苗量增大10%左右。
三、起苗分级在移栽前一天下午,要浇透苗敏旦启床水。起苗时按苗大小强弱分级,分地块或分片移栽,以利管理。撒播育苗,起苗时要尽量多带土,少伤根。特别要注意,不要抖落根部残籽,否则降低幼苗的成活率。运苗时,幼苗摆放不宜过挤,尽量减小振动,防止散土落籽伤根。
四、抢时移栽抢或雨天移栽最好。晴天移栽,最好在傍晚进行,有利成活。移栽时要取深沟(塘)浅栽,有利成活和浇水追肥。浇活棵水后要用细干土覆盖,防止水分蒸发,有利成活。
一般育苗25~30天移栽。移栽过早,增产潜力小;移栽过晚,形成小老苗,造成空秆,产量锐减。控制好移栽苗龄,是玉米育苗移栽成败的关键。如果育苗移栽的面积大,可采用生育期不同的品种,或分期育苗的方法,错开移栽时间,避免造成小老苗。
最佳移栽苗龄为二叶一心,温室育苗一般为7~10天。早熟品种的苗龄要短一些,苗龄大,移栽后容易形成早花“小老苗”,降低产量。中、晚熟品种的苗龄可稍长一些。
五、移栽技术移栽分为定向和不定向条栽。净种定向移栽,采用南北开沟,东西定向。单苗营养袋,移栽时将叶片摆放成与行向垂直方向,规格为150厘米开墒,墒宽120厘米,行距70厘米,条栽沟宽30~40厘米,深10厘米左右,施好基肥后移栽。株距18厘米左右,每亩5000~5300株。
移栽深度,以平齐营养桥如钵高度或不露白茎为宜。移栽时必须浇透定根水。移栽后要注意浇水保苗,确保成活。
六、栽后管理天旱时要注意及时浇水,可在水少许充分迟握腐熟的人畜粪尿,促进早生快发。移苗后缓苗期约6~7天。成活后要及时追肥,用稀薄腐熟的人畜粪尿,或氮素化肥。这是玉米育苗移栽壮苗夺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必须抓好,避免错过良机。
移植时可采用移植机,既能提高,又能保证工作质量。但当前苗圃多采用人信陪猜工移植,具体方法可根据苗木大小,根系状况和工具条件分别采用穴植和沟植两种方法。
移植苗的株行距应根据苗木生长速度、苗木的枝条和根系的扩展程度、移植后留床培育年限、抚育及圃地自然条件等因素来确定。生产上常采用的株距为10~20~30~50厘米,行距为20~40~60~100厘米以上。通常阔叶树种移植比针叶树种要稀些。苗木喜光性强的、生长迅速的、枝条横向扩展的、侧根发达的、留床年限长的、圃地土壤肥沃、气候温暖的,一般移植的株行距要大些乱扒。否则,株行距要小些。如果行间使用畜力或机引工具中耕,则行距应适当加大。供作和园林绿化用的大苗,培育年限较长,要求培育成通直良好的主干,发育匀称的,且具有发达的根系,移植密度不滑型宜过大,一般以估计留床期间,枝叶不致互相接触为度。一般阔叶树培育2~4年,移植一次即可,株距可为40~60厘米,行距50~100厘米,初期可在行间间作。生长较慢的松柏类常绿树,为了合理利用土地和促进须根的生长,可移植2~3次,第一次移植的株行距不宜过大。
1.穴植法:
适用于移植大苗或移植较难成活的苗木。即先按株行距定点,然后挖穴栽植。穴植苗木根系容易舒展,不会产生根系卷曲现象。移植成活率高,苗木恢复生长快,但工作效率较低。
2.沟植法:
先按行距开沟,将苗木按一定株距排列沟中,然后填土踩实。沟的深度应大于苗根长度。以免根部弯曲,此法工作效率较高,适用于一般苗木移植。
无论采用何种移植方法,在移植过程中,都必须注意根系的保护,防止苗木过度失水,影响移植成活率和当年生长势。移植时如圃地土壤干燥,应在移植前2~3天进行灌溉,移植后充分灌水,使土壤紧实,以保证成活。移植时要使苗干端直,深浅合适,根系舒展,并与土壤密接。移植深度可较苗木原土痕略深,以免土壤下沉时苗根外露。
上一篇:家庭养殖长寿花的方法和技巧 家庭养殖长寿花的方法视频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育苗移栽方法有哪些 育苗移栽方法适用范围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55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