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种:在8-10月份左右,把罗汉松的种子去取出,放在干燥的地方保存。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它密封好,并放在冰箱世漏燃中。
2、催芽:种植之前用温水浸泡催芽,一般要浸泡4天的时间,让它可以充分的吸水。经过催芽后种植,种子的发芽率比较高。
3、种植:将催过芽的种子种在土中,用土将它盖好,最后盖一层稻草,可以起到保湿的效果。每天给它喷一次水,大概一周后将稻草揭开,适当的遮阴,40天就发芽了。
1、施肥:在它生长期间,每隔10-15天施一次有机液肥,并在施肥第二天适当浇水。春季和秋季可以施2-3次氮肥,不要给它施浓搜槐肥。
2、水分:有一定耐旱能力,保持见干见湿的状态,不要浇太多的水。水搜虚分蒸发快的天气,可多浇些水。
生长期要给它摘心,避免出现徒长的情况。在给它换盆的时候,应适当修剪的掉腐烂的根系,通常养殖2年左右就要换一次盆,不然会阻碍其根系生长。
罗汉松的养殖方法包括:土壤选择、水肥管理、温度和光照以及繁殖方式四方面;注意事项包括:防徒长、防冻伤、防虫害。
养殖方法
1.土壤选择
盆栽时应用腐殖酸土,切勿使用碱性土壤。罗汉松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不耐盐碱和瘠薄。
2.水肥管理
浇水:罗汉松较耐干旱,因此生长季节浇水要掌握宁干勿湿的原则,保持盆土见于见湿。如果浇水过多,盆土长期水渍,会导致烂根、黄叶,严重时叶片大量脱落,植株便会死亡。夏季高温季节水分蒸发快,浇水要充足些,若盆土过于叶片老漏掘易枯焦,也会影响观赏。
施肥:盆栽罗汉松,也需要补充养分。罗汉松不喜欢浓肥,生长季节可用腐熟的有机液体肥料,浓度为1:6、1:8、1:10,每十天半个月追施一次,施肥后第二天要灌一次水,这样有利于根系吸收。
3.温度和光照
温度:罗汉松喜温暖,耐寒性较弱。冬季温度下降到13℃时,就进入休眠状态,此时最低温度不宜低于10℃。
光照:罗汉松,能耐阴,但生长季节不宜长期闷在室内。因为室内的光照、空气湿度都不如室外好,罗汉松的生长发育,也是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搜棚
4.繁殖方式
播种繁殖:可于8月份进行。一般于露地苗床进行。随采随播。覆盖稻草,注意遮荫,保持基质湿润。入冬要用塑料薄膜覆盖防冻。
扦插繁殖:可于春、侍核秋两季进行。春插于3月中旬,选取1年生的粗壮休眠枝条作插穗;秋插于7~8月份,选取半木质化的绿枝作插穗。插穗都应带踵,注意遮荫。以3月移植最为适宜。
注意事项
防徒长
在生长期间,要注意对已成型的植株进行修剪和摘心,以防枝叶徒长,并保持罗汉松优美的姿态。换盆时,要注意剪除过多的根系和腐烂的须根,同时剪除过密枝、徒长枝。
防冻伤
冬季室外气温下降到5℃时应移人室内,入室后控制浇水,停止施肥。
防虫害
盆栽罗汉松,平时要放在高台或石磴之上,这样,可以减少蚂蚁和蚯蚓等虫类从花盆底孔钻人花盆内,危害植株。
罗汉松又名罗汉杉、土杉,罗汉松科罗汉松厉,原产我国。植株为常绿乔木,主干挺直,分支繁多。针状叶嫁旋互生,叶两面中肋隆起,叶面暗绿色,叶背面黄绿色,有时被白粉。返销室内种植的品种一般不会开花。那么罗汉松要怎么养呢?看完本文拟就知道答案!
1、罗汉松养殖的环境要求
罗汉松养殖的温度:植株喜温暖,耐寒性较弱。冬季温度下降到13℃时,就进入休眠状态,此时最低温度不宜低于10℃。
罗汉松养殖的光照:罗汉松在??》更多
2、罗汉松养殖的肥水管理
罗汉松主要观叶,肥料应以氮肥为主,以磷、钾肥为辅。春天结合换盆,施足基肥,生长季节施一些稀薄矾肥宴樱水,每半个月施标准液肥一次,并常喷0.1%尿素和3%的剩啤酒,可使叶片质厚而青翠。
盆面铺0.5cm厚半腐化松针,有保水、保肥、护根、防止土壤板结等功效。浇水见干见湿,不能根据“干松湿柏”理论来养护罗汉松。罗汉松喜水,平时应??》更多
3、罗汉松养殖的盆栽养护
罗汉松是半耐阴性树木,喜温暖微湿润的环境。盆栽宜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微酸性沙质土壤。在春季树木发芽前3~4月份进行栽种,树桩或苗木要多带宿土,以利成活和很快复壮生长。栽种前对树根和枝叶进行一次修剪。罗汉松宜用紫砂盆,盆的形态、大小要根据树木造型和植株大小而定,罗汉松耐寒,耐旱性能不如地柏,所以不宜??》更多
4、罗汉松养殖的繁殖方法
罗汉松多用播种及扦插繁殖
(1)插种繁殖
8月份种子成熟后可随采随插,也可阴干砂藏,次春3月份播种,新鲜种子千粒重312克。播前将床土琉松,多用??》更多
5、罗汉松养殖的注意事项
罗汉松为品质较佳的观赏植物,一般家晌世丛庭都很喜爱。但有的罗汉松在种植过程中会出现这样一种病状:嫩叶尖端色泽开始由红变成淡褐色、灰白色,最后导致整个梢头的叶片都枯死。
罗汉松叶尖枯死的原因,多是在高温、多雨季节,梢尖为??》更多
6、罗汉松养殖的病虫害防治
(1)罗汉松赤枯病
症状:叶片叶缘与叶尖,初为茶褐色,渐扩展为赤褐色,边缘紫褐色,隆起。病斑多由叶尖向内扩展。
下一篇:更多茶资讯
本文标题:罗汉松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罗汉松怎么养殖方法图解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55475.html